張榮初*的《文學(xué)百花園》是一本雜文集,收錄作品90多篇。既有對先進人物、社會正氣的歌頌,也有對壞人壞事、歪風(fēng)邪氣的批判。全書鞭撻假丑惡,贊揚真善美,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文章短小精悍,可讀性強,能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廬隱全集(套裝共6冊)》收入目前所能找到的所有廬隱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含談?wù)、文論)、書信、序言、劇本、傳記、祭文、廣告、譯文等,約240篇(部)。其中90多篇(部)為此次新增的佚文。 本全集收入的廬隱各類作品,系于1920—1935年間寫作、發(fā)表、出版,基本以年分系,大致按時間先后順
《吶喊(全新插畫版)/美繪經(jīng)典系列》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fā),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tǒng)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xiàn)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暢銷近百年,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的*之作 藉以展現(xiàn)一代文豪幽深浩淼的靈府 《野草》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別》《雪》《風(fēng)箏》《好的故事》等魯迅19241926年所作散文詩二十三篇。《野草》是一部瑰奇之作,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抗?fàn)。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隱含
暢銷近百年,比《吶喊》更成熟的作品 洞幽燭微,深刻反思五四大潮過后人們的迷茫與彷徨 《彷徨》是魯迅的第二本小說集,技巧上比《吶喊》更性熟,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十一篇。其中的《祝!放c《離婚》等篇揭露了舊禮教對農(nóng)村女性從精神到肉體的壓迫;《在酒樓上》與《孤獨者》等篇,則深刻地詮釋了身陷無物之陣的曾經(jīng)
《中國藝術(shù)文獻叢刊:徐有貞集(全二冊)》介紹了,徐有貞(1407-1472),原名珵,字元玉,明代吳縣《今蘇州》人,官至兵部尚書、內(nèi)閣首輔、華蓋殿大學(xué)士,封武功伯。徐有貞在詩文書畫諸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成就,尤善書法,長於行草,深得懷素、米芾神韻。弟子吳寬、外孫祝允明均得其指教,為“吳門書派”的中堅。徐有貞詩文集主要有兩個
陽光閱讀:朝花夕拾·吶喊
文壇大家史鐵生先生以他質(zhì)樸通透而又充滿生命哲理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dāng)代文壇美麗的收獲。在或冥思深沉,或幽默曠達,或深情回望的文字中,史鐵生先生以不羈的心魂漫游于世界和人生的無疆之域,在生命最深刻的困境中,對人性、神性和人生最終意義進行著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他的作品和為人一樣,豁達、溫暖而寬容,照亮了在黑夜中
《永遠的沙家浜精神》本書為一部歌頌傳承紅色精神的紀(jì)念文集。先期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聯(lián)合江蘇常熟市委宣傳部、沙家浜鎮(zhèn)推出全國征文活動。參與此次征文的稿件共2416篇。由九位專家組成的評委會以“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根據(jù)稿件質(zhì)量認真閱讀、遴選,經(jīng)過初評、終評的投票,最終產(chǎn)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20名,特別獎4名
該書按照作者成長階段,分為六部!队⑷A之歌》,這本書與《青春之歌》、《芳菲之歌》組成了“青春三部曲”。這部長篇小說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1939年至1942年的歷史畫卷,小說圍繞著嚴(yán)酷的抗日斗爭和黨內(nèi)斗爭,展示了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揭示了人性的復(fù)雜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