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七輯)
簡帛(第十五輯)
爐捶之間——先秦兩漢時期熱鍛薄壁青銅器研究
郭店竹簡文本研究綜論
《中國考古學年鑒2016》收錄了該年度中國考古學研究、考古文物新發(fā)現(xiàn)、學術(shù)動態(tài)、考古教學、考古學文獻資料目錄等資料。時代上迄舊石器時代晚期,下至明清時期,是適合廣大文物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的年鑒類工具書。
本書以用于中國古代書畫作品裝裱的絲綢材料錦綾為脈絡(luò),對手卷、立軸等不同古書畫形制中的包首、天頭、隔水等部位所用錦綾圖案類型、色彩配置、圖案布局等設(shè)計素材進行分類、重繪,感受中國古書畫裝裱用綢之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本書以上海市所轄行政區(qū)劃為制圖區(qū)域,涵蓋19個區(qū)(縣),內(nèi)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狀況概述、序圖、文物地圖(專題文物圖和市、縣文物圖)、重點文物圖、文物單位簡介、文物單位索引。
隋唐長安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今西安市區(qū)。本書稿分上、下二冊,上冊為文字部分,闡述長安城考古勘測與發(fā)掘過程、出土文物信息、現(xiàn)存規(guī)模等,下冊配以黑白圖版和彩色圖版,圖文并茂。本書稿由西安市大明宮遺址保管所組織編寫并整理。
《輝騰錫勒草原訪古》是一部研究陰山山脈一個特殊地區(qū)——灰騰梁的考古學著作。其新穎之處在于,它研究的是一個區(qū)域,而不僅僅是一座古城、一塊墓地、一處遺址,而是由自然因素與人文歷史因素共同合成的自成體系、自我完整的地理單元。這令考古學者感興趣,也令歷史地理學者感興趣。這一研究工作是從長城考察開始的,作者對于灰騰梁一帶的長城遺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fā)掘報告/金沙遺址系列報告》認為: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位于成都市西郊金牛區(qū)營門口鄉(xiāng)黃忠村六組,地處金沙遺址的西北部,東南距離金沙遺址祭祀?yún)^(qū)約1000米,它是金沙遺址聚落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點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遺跡并出土了大量的遺物。陽光地帶二期地點遺存豐富,遺跡主要有灰坑、陶窯、墓葬等;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