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匠心經(jīng)典誦讀》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共五個主題,分別為四書明志、蒙學修身、詩文養(yǎng)心、詞曲怡情、革命文化,附錄為職業(yè)啟航,對學生進行熱愛國家、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熱愛職業(yè)及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學會做人、忠于職業(yè)等人文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審美情趣、職業(yè)操守,塑造學生的良好個性、健全人格、職業(yè)精神等,教
常識是我們理解世界和人類行為的鑰匙;常識是我們提升認知和思考能力的基石;常識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知識。本書濃縮胡適、林徽因、呂思勉、曹伯韓、陳師曾、潘伯鷹、吳晗、鄭振鐸八位著名學者的思想精華,結(jié)合小學階段的學習特點,編選出365則小學生要知道的中國文化常識。本書內(nèi)容涉及哲學、歷史、文學、科技、藝術等學科,與小學生的學習
大團圓的結(jié)局、大團圓的意向、大團圓的人生理想,是中國文化的情結(jié)……正因為圓滿的月亮,與人間情感生活有了這樣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我們的詩人才會發(fā)出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感慨。在一年的時序中,中秋節(jié)所在的是秋季中期,天氣不冷不熱,白晝與夜晚均等,農(nóng)忙秋收已過,是時候好好享受生活,迎接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并為來
本書是日本京都學派領軍人物岡崎文夫的代表作品。作者依托考古成果與中國古代典籍,吸收了王國維、郭沫若、容庚、徐中舒、馬賽勒?葛蘭言等學者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從上古到春秋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作品分上下兩編,上編講述了從上古至西周滅亡時期的歷史,下編講述了東周初期至吳越興亡的春秋時期的歷史。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綜合分析了文化、
《漢字從哪里來從甲骨文說起》參照小學語文課本,從識字表、寫字表以及課文里選取文字,匯編為12級,每級70個字。圖書從它們的甲骨文字形、字義、書寫等進行字源、字義的追根溯源,同時還附有字的組詞、拓片、篆刻及相應的文化知識、詩歌或成語故事等,以此讓孩子透過漢字了解其背后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全書圖文結(jié)合,有助孩子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本套書分為《中國女排》《中國乒乓》《中國跳水》《中國田徑》《中國射擊》《中國游泳》《中國體操》《中國羽毛球》《中國時刻》《中國冬奧》10冊。整套書超過60個章節(jié)、超過600頁繪畫、超過30萬文字,以文字繪畫的方式,描繪了中國體育的奧運歷程和經(jīng)典瞬間,講述了中國體育健兒的勵志故事,更有奧運英雄譜、項目小百科等版塊,全景呈
大名鼎鼎的隋煬帝和唐太宗,同是次子,通過血腥的奪嫡上位;同是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樣文武雙全,才能出眾,想建立不世功業(yè),成為千古一帝;甚至兩人的壽命也相近。如此相似的兩人,為什么分別成了壞皇帝和好皇帝的樣板?為什么一個加速了王朝的傾頹,一個開啟了盛世?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本書利用剪貼拼圖式的敘述方式,在隋亡唐興的大背景中,
史海云霓——潘序倫致郭道揚書信集
《〈尚書〉學文獻集成朝鮮卷》輯錄的是朝鮮時代學者用漢文撰寫的《尚書》學文獻,其中著作33部,單篇文章100篇,詩歌24首,涵蓋了大約從公元14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朝鮮學者研究《尚書》學的相關文獻。本書是朝鮮時代《尚書》學160種文獻的繁體豎排點校匯刊本,以韓國成均館大學出版部編印的《韓國經(jīng)學數(shù)據(jù)集成》57《書經(jīng)》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