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形印亦稱圖像印、圖形印、圖畫印、畫印等。肖形印以圖像作為印面的基本形態(tài),是以畫入印的篆刻藝術。《圖形印》收錄作者篆刻的百余幅作品,包括肖像、人物、山水、動物、成語故事。當代肖形印是一個新興的藝術門類,它根植于燦爛的的古代璽印文化,又有豐富的版畫藝術、篆刻藝術的滋養(yǎng),加之它有直觀、易懂的普通話世界語藝術特質(zhì),一定會以較
《西狹頌》攜刻于東漢建寧四年(公元一七一年》,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也稱《李翕頌》、《李翕碑》,由篆書題額「惠安西表」可知鐫刻時稱作《惠安西表》。《西狹頌》刻在甘肅省成縣西峽青龍頭一處凹進頗深的陰面崖壁上,上有巖石遮護,下有天險「萬丈潭」(又稱黃龍?zhí)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南豐集》裹記錄過《西狹頌
《急就章》又名《急就篇》,傳為西漢元帝時命令黃門令史游編纂的一部童蒙識字書。因其首句為「急就奇觚與眾異」,所以取前兩字作為篇名。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內(nèi)容包括姓名、衣著、飲食、醫(yī)藥、禮樂、官事、植物、動物等各個方面,由三言、四言或七言韻文組成,朗朗上口,便于記誦。從漢至唐,《急就章》一直都是民間的主要識字啟蒙讀物。在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nèi)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簡稱《大達法師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權書并篆額,刻玉冊官邵建和、邵建初兄弟二人刻字。唐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碑于長安(今西安》,現(xiàn)藏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碑額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碑正文楷書共二
《顏勤禮碑》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楷書所寫的功德碑。此碑立于唐大歷十四年(公元七七九年》,現(xiàn)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館。碑石四面環(huán)刻,三面存書。碑陽十九行,碑陰二十行,碑左側(cè)五行,右側(cè)上半部分有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十四字,下部分有民國宋伯魯題跋。此
《實用篆書編補》一書共收入篆書常用字8460余,并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對其中452個原沒有小篆的字提出了增補意見。全書按簡化字編排,分別附有繁體字、別體字,并輔以注音。此外,書中收入的大部分字還收有金、甲、石、古、陶、印、帛等字體。
本書是一本具有較高水準的書法集,其精選了陳履生先生的作品200余幅、“思無窮:陳履生書法展”精美照片50余幅。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陳先生高超的藝術水準,體現(xiàn)了其“書己之思,寫己所愛,法于其中,已在其外”的藝術領悟;也可從陳履生先生的筆端窺見其對中國傳統(tǒng)書法氣、韻、神、情的獨特理解。這種氣、韻、思、景、筆、墨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
《懷素書草書十帖》含懷素草書十帖,都是于《懷素全集》外首次影印出版。以下分而述之:《近代帖》,出自《式古堂法書》第四卷,應屬海肉孤本。此叢帖是清代卞永譽輯,劉光陽刻。余唯在廣州象崗山山洞庫房中查到該帖,是發(fā)現(xiàn)千余冊“容庚藏帖”的綫索,據(jù)此全部影印出版了《容庚藏帖》!抖旁娢迓伞,出自《壯陶閣帖》續(xù)集丑冊。張伯英云:“《
懷素書《王獻之傳》,又稱《論書帖》,出自《墨綠堂藏真》叢帖首卷。此叢帖為清代蔡世松輯,錢祝三刻。蔡世松字友石,號聽濤,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進士,官順天府尹、太仆寺少卿。翰墨精妙,兼輯名人墨跡,遂于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鎊此叢帖!锻醌I之傳》帖本,前鈐“墨綠堂”等印,后附蔡世松題跋。跋曰:“停云館刻懷素草書《千文》,
懷素書《王羲之傳》,又稱《論書帖》、《王右軍傳》,選自《秘古閣帖》第二卷!睹毓砰w》叢帖,清代孫椿年輯刻,容庚《叢帖目》無載!锻豸酥畟鳌诽,前有鈐印“樹干孫氏審定真跡”“孫椿年家珍藏”及“秘古閣精鑒印”等;后有三題跋。一題跋款為“楊凝式鑒定”,題詩曰:“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wèi)非。草圣未須因酒發(fā),筆端應解化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