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部著名的經史類著作。主要內容為全祖望回答弟子所問之記錄。其中《易》《尚書》《詩》《三傳》《三禮》《論語》各一卷,《大學》《中庸》《孟子》共一卷,《諸史》三卷。是書涉及內容范圍甚廣,有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之評價,有對史書內容之論述等。
《國學知識大全》是將呂思勉生前發(fā)表的部分作品及其講學底稿編著而成,包括《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七部分,全面而概括地講述了國學知識,是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入門經典。
《國學通論(第二版)》系統(tǒng)討論了中國傳統(tǒng)學術所涉及的主要領域,具體分析了經學、史學、子學、文學、佛教、道教、藝術、版本、目錄、?、文字、音韻、訓詁、書法、繪畫、音樂、天文、歷法、地理等學問的主要特點、基本內容及研讀方法,意在引導讀者對國學的形成、發(fā)展、特點有全面的了解。全書體系嚴謹,脈絡清晰,風格淺近,語言生動,是當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的大型學術集刊,除了國學院同人自己的代表作,還兼收海內外學術名家的佳稿,年代跨度上起秦漢,下迄近代,內容涉及中國史、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學和語言史等。
Array
該書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孝、恭、和、勇、勤、儉、仁、義、禮、智、信十二字為經,以中小學生的一個學年的時間安排為緯,每一字配合一個月為一個學習內容,按每月四周安排,精選國學中的精彩內容編輯而成。選文既考慮了經典性,又考慮了誦讀性,在文章解讀中還特別針對中小學生教育的實際情況,嘗試從新的角度對選文進行一些解讀。它既可以作為
本書的特點是,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全面、要點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并包含其學術源流的變化發(fā)展,及其學術派別和代表人物的介紹。此書雖成于民國時期,但其國學理念及其講述國學的方法,極具現(xiàn)代的學術眼光。及至今日,這本書依然
本書是武漢大學國學院優(yōu)秀本科生的論文集,共計16篇。論文從不同視角探討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諸種學術和現(xiàn)實問題,旁征博引,內容豐富,引入新觀點、新材料。主題包括宋人對杜詩的理解與接受,清代嘉道間的學風嬗變,民國學術中的白居易等。
《國學茶座》的創(chuàng)刊目標是普及國學知識,發(fā)表國學新見,培育國學新人;谶@樣的目標,該雜志的讀者應以大學生以及低于大學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學生的研究生、青年教師為主,同時,從事國學相關工作如編輯、圖書館、企業(yè)文化教育、對外漢語教育(孔子學院)等方面的專業(yè)人員以及一般國學愛好者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該雜志既注重知識的介紹,又注
《天津文獻集成》,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天津圖書館與天津市問津書院合作編輯。主編李國慶、王振良。馮驥才先生題簽,文獻學家杜澤遜先生作序。全書精裝16開50冊,總計約3.8萬頁。收錄各類天津地方文獻80種(各類總集、文集均按1種計算)。所有書版均經過精心修復,新版每頁收錄原書半葉,美觀清晰,便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