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清代王先謙《莊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和民國阮毓崧《重訂莊子集注》做底本,逐句參照這三部書的注釋來解讀文意。在擬寫白話譯文時,每個關鍵字都反復比對《漢語大字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重難點處還另查相關史料,力爭譯文的字字句句皆有依據(jù)。照最短意群隨文分段,有利于原文緊貼譯文,保持詞語跟詞語
《道學導論》一書以道學代表作《道德經(jīng)》《莊子》《淮南子》《老子想爾注》等為文獻基礎,深入探討了道學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對道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概念等進行了梳理。通過道學在哲學、文學、美術、禮儀等物質文化中的表達,從外國學者的角度介紹了道學對中國哲學、政治、藝術等的影響。作者所依據(jù)的史料豐富,形成的結構框架清晰。在中國文化走出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每年出版一輯,主要收錄儒家典籍與儒家思想研究方面的重要學術成果。 本輯為第十五輯,本輯圍繞“經(jīng)學研究““版本?薄薄皩H藢薄比鍖W新論”“儒藏編纂與研究”五大門類共收集論文23篇,從經(jīng)學研究、版本溯源,經(jīng)書考證,儒學新知以及《儒藏》編纂整理中的經(jīng)驗和問題等
本書是專為孩子量身打造的論語課程,每天半小時。精選50則語錄,涵蓋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必背10則,按內容編排為學習、交友、孝順、自我管理、自省等8大主題。楊紅老師用講故事的方式,帶領孩子穿越到2000多前的孔子講學現(xiàn)場,把《論語》的知識點、背后的歷史故事以及用得上的道理娓娓道來。獨創(chuàng)“一則論語講授一個漢字”的趣味模式,探尋
本書內容包括:眾妙之門、知美即惡、虛心實腹、和光同塵、天地不仁、谷神玄牝、無私成私、上善若水、功遂身退、如嬰兒乎、無之為用、五色目盲、寵辱無驚、夷希微混等。
作家王蒙以“快活”為題,寫就本書,深度解讀《莊子·外篇》。本書在結構上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莊子》原文,另一部分是作者王蒙的現(xiàn)代漢語轉述,再有是王蒙的讀后感、借題發(fā)揮、質疑與切磋。不是“翻譯”而是“轉述”,不是一味的莊子說什么就是什么,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疑問甚至與莊子“抬杠”。王蒙以老者的生活閱歷、以藝術家的情懷、
本書內容包括:擺脫干擾,解開心結、理想的尊嚴與務實的掂量、另類思路的繽紛花朵、大妙中遨游,幽深里沖浪、人怎么樣得到自由、文無定法,論非必然,搜搜而已,自有大妙、辭讓的哲學、痛斥儒家的一套道德理想與行為規(guī)范、以大道大本之劍,取代兵器之劍,你信服嗎等。
本書是王蒙先生對論語的逐句精讀與闡釋,在解釋語義之外,加上了作者本人對文本的獨特理解,聯(lián)系生活與理論,融會貫通,生動深刻。王蒙先生對于如何發(fā)掘與利用好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古代文化與今日生活之關系等問題,展開深刻思考,并提出了極富實踐意義的建議和倡導。一書在手,探入《論語》的大門,跟著王蒙先生一起汲取中華經(jīng)典的寶貴營養(yǎng)
本書作者立足于《荀子》原典三十二章,縱橫捭闔、談古論今,深入淺出地解讀荀子的立身之道、處世之道和天下之道,既有直抒胸臆的暢快淋漓,又有幽默風趣的另辟蹊徑。治國平天下,是王蒙讀荀子的立意高度,大格局、大氣派、大通達、大自信的大儒荀子既能漂亮地講儒道,更能無難于、無驚于解釋與把握政治實踐的種種變通與突破。
《孟子》一書匯編了孟子的言論,是儒家必讀經(jīng)典之一。王蒙運用自己豐厚的人生閱歷,切合當今社會生活的主題,貫通孔孟老莊,對孟子思想進行闡釋和激活,獨具活力和新意。王蒙認為,孟子主張?zhí)煜露ㄓ谝,這個一就是仁。孟子旗幟鮮明地主張仁與義,具有徹底性與不妥協(xié)性。但是,就孟子生活的時代而言,他的主張又過于理性化,強調圣賢垂范,倚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