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工具,旨在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BIM相關的概念、理論、發(fā)展歷程、標準和軟件以及BIM在建設項目各階段的應用等,使建設工程相關從業(yè)人員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能夠系統(tǒng)而全面地掌握BIM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從而推動BIM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
本書除緒論外,內容共分9章:第1章,經典薄板小撓度彎曲理論;第2章,變分法解薄板小撓度彎曲問題;第3章,薄板的振動問題;第4章,薄板的穩(wěn)定問題;第5章,各向異性矩形薄板;第6章,殼體的一般理論;第7章,殼體的無矩理論;第8章,圓柱殼的彎曲理論;第9章,旋轉殼。本書可作為工程力學、土木工程、道路橋梁、巖土工程、機械工程、
本書研究了不同固化劑對于高溫凍土的改良作用,將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引入凍土路基工程中來,采用土壤固化劑對高溫-高含冰量凍土進行加固,并從土體結構性角度出發(fā),對固化前后高溫-高含冰量凍土的結構性及宏觀物理力學性質進行探討,為寒旱區(qū)公路、鐵路路基處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
中央大學舊址自古以來就是皇家苑囿之所,文化教育圣地,自1902年在南雍舊址建校以來,至今已有120年歷史,本書以中央大學舊址的歷史沿革為研究對象,從時代背景、辦學情況、重要人物、校址分布、校園建設活動等多個角度入手考察舊址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并對舊址內九棟文物建筑的建造過程、人物事件進行深入挖掘,通過縱橫向的整體研究體系,
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基本概念、歷史脈絡、構成要素、建筑形式、精品賞析、主要特色及國際影響等方面內容,從一個資深園林學家的視角介紹了作為世界園林營造史三大原動力之一的中國園林藝術博大精深的面貌。全書的史實豐富,結構嚴謹,思想深邃,論述流暢,攝影精美,圖文并茂,具有較高的知識性、藝術性與收藏價值。本書可供從事
本書是在國家推行交通強國戰(zhàn)略與發(fā)展智慧城軌的背景下,由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業(yè)內一線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運營管理單位、設備設施廠家等單位的專業(yè)總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聯(lián)合編寫而成。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規(guī)劃設計、暖通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供配電系統(tǒng)、綠色智慧照明、給水排水系統(tǒng)、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綠色建造技術、綠色裝飾裝
本書以工作過程為依據,以培養(yǎng)學生對建設工程中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及選用為目標進行學習情境設置。全書共分7個學習情境,主要介紹氣硬性膠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漿、建筑鋼材、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種類、技術要求、質量標準、技術性能檢測方法和應用范圍等方面的內容。為了便于學習,本書配有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習題集、在線檢測等
本書主要介紹中外園林發(fā)生、發(fā)展、變遷的歷史規(guī)律,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國家獨特的園林形式。書中重點介紹中國園林史,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價;國外園林則介紹了歐洲園林史、西亞園林史和日本園林史。本書可供環(huán)藝、建筑、規(guī)劃、園藝等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使用,也可作為園林愛好者的學習用書。
本書從總圖設計的角度出發(fā),以三維形式呈現(xiàn)總圖,將總圖劃分為多個單元模型,通過三維軟件進行多維度、多視角的分析與展示。再通過三個案例向讀者介紹BIM技術及Civil3D在總圖三維設計中的應用以及三維總圖設計的詳細設計流程。本書第1章講解三維總圖設計的概述、類型劃分以及三維總圖常用軟件Civil3D的概述;第2章講解各設計
《天正建筑T20V7.0建筑設計從入門到精通》以天正建筑T20V7.0軟件為設計平臺,講解了繪制基本建筑單元、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圖樣的高級技能,全面介紹天正建筑T20V7.0的設計方法。本書內容翔實、案例豐富。全書共16章,包括天正建筑T20V7.0的界面和系統(tǒng)設置,軸網、柱子、墻體、門窗、房間和屋頂、樓梯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