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選》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自書成編,在其后一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一向被文人視作一本文學教科書,是古代士子必讀之書。對研習古人為文之法的今人而言,《文選》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昭明文選>研究》從《文選》的版本源流調查、《文選》編者考證、《文選》編輯體例及文學觀闡釋幾方面論證,旁征博引,得出令人信服的
本部評述充閭先生其人其文的專著,分兩部分。一是選錄自名家給充閭先生書信;二部分選錄對充閭先生其人其文的評述。同時,附錄為充閭先生三十多年間出版的作品集覽,有助于讀者了解充閭先生所有作品的相關情況,研究思考。
本書收錄了作者多年來的文藝評論數(shù)二十六篇�!冻�、滑稽、幽默與喜劇精神》《鏡像中的理論狂歡》等基礎理論研究,揭開批評的新方法、新視野;《超越自我:從清純走向澄明》《邏輯與懸念》《小說的“卡尼”分配》等文本細讀與闡釋,展示了一定的批評范式對創(chuàng)作文本的敞開與鑒照;《從技術走向藝術的微電影》《音樂審美與藝術人格的構建》《得借瑤
《文心雕龍五十篇細讀》為游志誠教授的“龍學”研究論著,2017年由文津出版社在臺灣出版,本次由武漢崇文書局首次引進大陸(簡體橫排),也是臺灣古典文學學者、“龍學”專家游志誠教授在大陸出版的首部研究著作。本書逐篇追溯了《文心雕龍》的《周易》影響、分析了每一篇的子學內涵,并對其實際批評進行了細致的詮釋,提煉出了“移花接木”
本書共三章,第一章“熊式一生平與作品”按熊氏一生蹤跡所至,將熊氏生平分為三個時期:1902-1932年、1933-1954年、1955-1991年,并分析生平經歷,特別是重大事件,對其作品產生的影響。第二章“熊氏作品中的中國元素”考察熊氏作品中人物、情節(jié)與中國古典文學、近現(xiàn)代歷史、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第三章“巴蕾對熊氏作品
學院作家因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性而具有特別的文學、文化意義。本書從文化身份、學院作家概念界定、當代學院作家創(chuàng)作的宏觀特征、當代學院作家的微觀特征、當代學院作家的困境與出路四個方面對當代學院作家進行闡述與分析。
"本書是大學通識教育教材。本書由多位高校專家學者合力完成,廣泛收錄、品鑒、分析了中國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所選詩、詞、文、賦、戲曲、小說篇目富有時代特色,難度適中,所選作品的注釋、作者簡介、作品內容等與鑒賞融合,渾然一體,雅俗共賞。本書既可以作為“中國文學經典品鑒”課程的專門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大
王富仁先生專注于研究魯迅,但他的視野遠遠不止于魯迅研究。從研究的對象來看,他不僅關注魯迅,而且還寫過包括胡適、郭沫若、冰心、曹禺、端木蕻良等在內的多位現(xiàn)代文學作家的作家論;從研究的文體來看,他不僅關注小說自身的各種分類,對詩歌、戲劇、散文也都有所涉及;從討論的話題來看,他既關注著現(xiàn)代文學學科的整體走向,也關注著一些文學
本書是一本論文集,分4個不同主題展開,1.“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與實踐”2.“現(xiàn)實題材文藝創(chuàng)作研討會”3.“新時代文藝談”4.“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不同的主題下有對應的論文。這些文章立足當今社會主義文藝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輝煌現(xiàn)實,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的勇氣、素養(yǎng)、品格和創(chuàng)造力,緊扣時代脈搏,既對文壇繁
本書以人生觀為切入點,在文學審美現(xiàn)代性維度下對1920年代梁啟超文學教育思想進行研究,具體從五部分進行集中闡釋。第一部分:總論。第二部分:合理人生觀確立。第三部分:文學觀念審美現(xiàn)代性的生成。第四部分: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文學教育思想。第五部分:文學教育思想的價值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