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它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之一,其余三部為《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后人稱為“亞圣”,他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倡導“人性本善”本書收錄了孟子對弟子的言傳教導、關(guān)于治國理政的策略思想等內(nèi)容,分為梁惠王篇、公孫丑篇、滕文公篇等,共計七章,并進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為莊子的代表作品,共三十三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它既是一部哲學著作,又散發(fā)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本書選錄了《莊子》中的經(jīng)典篇目,并附有拼音,對難字、難詞、難句做了精煉、準確、易懂的注釋,同時,輔以精美的古版插畫,在立體呈現(xiàn)經(jīng)典著作的同時,助力孩子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成書于戰(zhàn)國中期,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
《論語》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它的文字簡約流暢,所講述的道理深刻而清晰,背后的故事與知識豐富而有趣,所以在古代長期被用作青少年啟蒙讀物。《論語知道》從這部偉大的經(jīng)典中挑選了100則孔子和孔門弟子之間的對話、語錄,按照儒家學說的真實精神,分為學、君子、孝、政、友、仁、禮、智、信、行十個專題。詳細為青少年讀者
列子,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杰出代表人物。《列子》一般認為是列子、列子弟子及其后學所著,是先秦思想文化史上一部重要典籍。其內(nèi)容多為民間傳說、寓言故事和神話等,飽含著古人的生活智慧和深刻的哲學思想。大家耳熟能詳?shù)挠薰粕、夸父追日、兩小兒辯日、杞人憂天等故事都出自《列子》。本書作者將《列子》一書整理成136
晚清民國四書學的演變反映了中國文學、史學、哲學乃至整個思想文化轉(zhuǎn)型的核心問題。本書分為上、下編,上編從歷時性的維度,以四書題名文獻為考察中心,梳理晚清民國四書學的發(fā)展歷程;下編從共時性的維度,考察晚清民國四書學在西學洶涌的年代所展開的種種因應(yīng)策,以康有為、王國維、錢基博、馬一浮等人在四書學方面的貢獻,通過中西化合路徑,
本書是鮑鵬山教授對孔子的全面解讀。全書圖文并茂,帶領(lǐng)讀者一起走進孔子的時代,感受孔子的生活,探索孔子的思想。―――――――20世紀70年代,還在讀小學的我第一次知道孔子,并按照老師的布置在對孔子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寫了一篇關(guān)于孔子的作文。數(shù)十年過去了,我對孔子的了解越來越多,而我卻越來越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學生,我對孔子的感受
這是一部關(guān)于《列子》的譯注作品,主要內(nèi)容包括《列子》原文、拼音、譯文、注釋、賞析。《列子》又名《沖虛真經(jīng)》,相傳戰(zhàn)國列御寇所著,后被尊為《沖虛真經(jīng)》,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列子》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屬于諸子學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書,它能開啟人們心智,給人以啟示,給人以智慧。《漢書·
本書收錄武內(nèi)義雄代表作《老子原始》和《老子之研究》(文本分析部分)兩部著作!独献釉肌窏l分縷析,以扎實綿密的文獻考證方法,梳理了《史記·老子傳》和《老子》各傳本的不同文本層次。不僅考證出老子大致生活在戰(zhàn)國前期,《老子》文本構(gòu)成的各個層次,還厘清了《老子》各傳本的源流關(guān)系。通過上述分析,作者得以排除今本《
本書是著名漢學家武內(nèi)義雄的代表作。作者對比中日兩國傳世《論語》的最早版本,探究現(xiàn)今《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闡釋《論語》一書的原意,以及曾子、孟子等儒家學派的不同。作者認為《論語》二十篇由《齊論》《魯論》《古論》三種文本融合而成,但《齊論》《魯論》是將《古論》的古文字寫定為今文字時產(chǎn)生的異本,均以《古論》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