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中國藏細菌戰(zhàn)與衛(wèi)生防疫檔案》搜集了兩岸藏檔機構收藏的抗戰(zhàn)時期傳染病調查、衛(wèi)生防疫和細菌戰(zhàn)應對方面的檔案,以及報刊中關于“細菌戰(zhàn)”的各種報道,還包括1950年代中方對日本侵華戰(zhàn)犯審訊材料,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相關資料集。這批史料涉及的內容和性質,大致分為行政管理、科普宣傳、調查統(tǒng)計和預防救治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日
榮字第一六四四部隊是日軍細菌部隊中較為重要的一支。由于七三一部隊的大力支持,榮字第一六四四部隊在細菌試驗、細菌武器研制、細菌戰(zhàn)實施等方面擔當了重要角色。多年來,學術界對其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資料積累和專題研究,但因資料缺乏等原因,尚有一些問題不明,已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的問題也有持續(xù)、深入、綜合研究之必要。本卷收錄了
本書匯集了2012—2021年共十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100個考古發(fā)現(xiàn)的年代跨度從舊石器時代至清代,地域涵蓋全國各地,在類型上既有傳統(tǒng)的城址、墓葬、窯址,也有沉船等需要新興水下考古技術進行發(fā)掘的遺址。編寫者結合文物考古領域前沿研究成果,對各個考古發(fā)現(xiàn)進行闡釋和解讀,包括考古發(fā)現(xiàn)概況、發(fā)掘經過、發(fā)掘成果及相關研究
長江文化是獨特的流域性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稿從文化根脈、黃金水道、江山勝跡、造物之美、水潤中華等七大版塊中,選擇長江沿線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和材料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豐富內涵,全景展示長江文化的多彩風貌,深刻闡釋長江文化的精神特質。本書稿文字精煉,圖文并茂,集普及性、知識性、
石鼓文又稱獵碣文字,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是我國最為古老的石刻文字,風格雄秀獨特,一向為篆書愛好者所崇尚,用它撰寫詩聯(lián)。但因年代久遠,文字漫漶損毀嚴重,至今僅存二三百字,撰寫詩聯(lián)受到很大局限。本書通過列舉石鼓文的古今字和通假現(xiàn)象,擴大了石鼓文字的應用范圍,在一定程上解決了撰寫局限的問題。每字下附有古今人的有關作品,注重推陳出
陳嘉映將其多年來對希臘的理解和心得寫在這本書里,書名為《希臘別傳》,一方面是,倘將希臘視為一個生命體,這本書可以算是希臘的一部傳記,從她的源頭邁錫尼文明的發(fā)端直寫到希臘化時代,著重討論了希臘的城邦文明如何由興盛到衰敗,希臘人的精神發(fā)生何種變化,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民主、科學、公民等觀念又是怎樣發(fā)展而來;另一方面,希臘的歷史
提到范仲淹,很多人都會想到《岳陽樓記》,想到滕子京……事實上,成年后的范仲淹一直不曾再去過岳陽樓。那么,范仲淹和滕子京是什么關系?范仲淹的一生又是怎么樣的呢?答案都在這本書里。本書結合北宋的大歷史背景,介紹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詩人范仲淹的一生。他自幼喪父,和母親改嫁,童年凄苦。他一直艱苦奮斗,不氣餒,不驕傲。他為官
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以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一脈相承的堅持堅守,樹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本書以考古學的角度,從“中”“華”與“中華”,“文明”的定義及“文明要素”的組成與各自權重,王國時代都城與陵墓之中華文明,中華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的解讀,絲綢之路反映的有容乃大之下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中華文明
《跟著蘇東坡去旅行》以蘇軾一生的行跡為線索,選取他生平所到過的城市的知名風景地、地理歷史、風俗特產,結合蘇軾的人生際遇、詩文字畫與逸聞趣事逐一進行介紹,既是一本豐富的旅游指南,也是一本另類的人物傳記。全書語言優(yōu)美平實、通俗易懂,穿插古代詩文,讀后可以使讀者對蘇軾的人生軌跡、政治功績、文學創(chuàng)作、人格情操及所到地的山川美景
敦煌壁畫絢爛多姿,是分工合作的產物,畫師如何作畫?僧侶、供養(yǎng)人在其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畫原來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園》般的“填色書”? 敦煌壁畫的畫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線條優(yōu)美的“白描”單色畫有何關系? …… 敦煌畫稿作為畫師記錄創(chuàng)作構思的草圖,是中國藝術中非常罕見的直接來自生產創(chuàng)作過程的材料。本書是知名東亞藝術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