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信札錄: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收錄錢學森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親筆信件5613封,以及錢學森生平簡表、珍貴照片34幅、手跡12件,時間跨度長達76年,是迄今收錄錢學森書信最全的出版物。本書涉及通信者1618人,通信單位272個。通信者既有國家領導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則是科學界、學術界人士
縱觀歷史,華夏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fā)展歷程,始終一脈相承。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對封閉的特殊地形地勢,遺存的古代文物,無論是地下還是地面,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毫無疑問,山西是全國省份中保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最大的基因庫之一。清華大學與山西省自2016年雙方簽訂省校戰(zhàn)略合作協議以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時間人事變遷為基礎,以經濟社會發(fā)展為主線,展現了新村區(qū)域五十年來真實厚重、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全文既有宏觀鳥瞰,鄉(xiāng)村概況盡收眼底;又有微觀透視,滄桑巨變了然文中。五十年的新村發(fā)展史,是一部“敢向江海要空間”的開荒墾拓史,是一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進取史,是一部“敢教舊
孫犁是一位人們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他那種“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淀”風格,想起文學史家稱道的“荷花淀派”。由于傳記作者對孫犁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經歷的深刻了解,對其作品的獨到研究與藝術把握,以及作者明麗流暢的敘述筆調,這部傳記給我們生動描寫了孫犁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再現了這位作家在現代文壇上的獨具風采,揭示了他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內容豐富,文字優(yōu)美。它保存大量當時人們的言行和社會狀況,又記載了當時各國的史事,是了解先秦時代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典籍。本書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國語》校點本,逐卷全部翻譯,并加有重點字詞的注釋。譯文準確流暢,使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能夠順利閱讀。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蔚縣的鄉(xiāng)村文化,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jié)。第一章大體介紹了蔚縣作為京西第一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新風采;第二章介紹本縣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展示蔚縣自然景觀、遺址、古堡、戲樓、民居、街巷、商鋪、書院等物質文化如何“活”起來;第三章描述蔚縣的非物質文化地開發(fā)和利用、傳承與發(fā)展;第四章以蔚縣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實
本書講述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都葉梅的事跡。都葉梅用剪紙講述傳統文化、演繹當代故事,讓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她的剪紙作品始終緊緊圍繞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主題,用傳統技藝展現時代命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都葉梅像愛剪紙藝術一樣愛百姓,她時刻牢記用剪紙技藝回報社會
晚年的加西亞·馬爾克斯記憶力嚴重衰退,他不僅再無力寫作,還偶爾認不出陪伴多年的妻子和孩子。一次感冒后,加西亞·馬爾克斯臥床不起,卻因身體虛弱無法接受治療。醫(yī)生并不看好他的身體狀況,妻子梅塞德斯·巴爾恰也預感到“過不去這一關了”。妻子和孩子將加西亞·馬爾克斯接回家,由助理和護士照顧。他于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的家中
該書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的研究性文集。該書深度挖掘遼沈戰(zhàn)役的研究價值和時代內涵,生動詮釋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管理好運用好遼沈戰(zhàn)役紅色資源、以人民為中心做好新時代文博工作等進行深入探討。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理論·歷史”篇,下篇為“保護·利用”篇,分別從理論研究、歷史研究、思政課素材、文博工作
本冊書稿輯錄的是哈爾濱地區(qū)1936年至1944年的思想對策月報等相關檔案。本書將收錄的日文檔案翻譯為英文。這批檔案是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自己形成的,此部分檔案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反映了日軍在軍事行動中制造了無數的暴行及慘案,是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的鐵證。本書是吉林省檔案館專業(yè)研究人員在多年挖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