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神道文獻和研究帝陵神道,旨在探究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體系化、整體性特征的構成要素和影響因素,闡明帝陵神道文化、思想與哲學對中華民族思想文化體系的構筑作用和完善功能。帝陵神道是一個自然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物和人化自然歷程的標誌,也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的樣式、道法自然觀念的延伸和自然人化進程的表現(xiàn),故以神道文獻和
陳壽所作《三國志》過于簡略,經(jīng)裴松之作注,內容充實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實了史實,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盧弼先生博采眾書,精加校釋,誤者正之,缺者補之,核正地理,詮釋名物,大大有益于本書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經(jīng)著名學者錢劍夫先生作了標點整理,讀者更為方便。
本書通過對原中國科學院空間研究院使用中國衛(wèi)星拍攝的斯里蘭卡遙感地理圖片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陳述,首次對斯里蘭卡的氣候、地形、水資源等數(shù)據(jù)信息等進行了全面的記錄,并通過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分析,闡述當?shù)氐乃、地理、氣候等變化情況,以期對在斯里蘭卡開展科學研究及建設起到參考作用。全書共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斯里蘭卡國家地理
《冥通記》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所寫的日記,記載了他夢中與神仙真人交談的情形,故稱“冥通”,經(jīng)過陶弘景整理并加注傳世!娥B(yǎng)性延命錄》是陶弘景“略取要法,刪棄繁蕪,類聚篇題”后的作品,是目的是“庶補助于有緣,冀憑以濟物耳”。該書輯錄了上自炎黃、下至魏晉之間的導引養(yǎng)生理論與方法,共分上下兩卷、六篇。是道教史上對養(yǎng)生術的一次大總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chuàng)作的一部理論系統(tǒng)、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10卷,50篇。系統(tǒng)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容、繼承和革新的關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chuàng)作構思的過程中,強調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
《玉臺新詠》是一部漢代至南梁的詩歌總集,共收漢至梁代共690首詩,以綺艷的宮體詩為主。是繼《昭明文選》之后,于公元六世紀編成的。收詩769篇﹐計有五言詩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詩1卷﹐共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傳作于春秋戰(zhàn)國之間外﹐其余都是自漢迄梁的作品。內容中多收錄男女感情的記述表達,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書分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yǎng)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爾雅注·方言注·山海經(jīng)傳·葬經(jīng)·穆天子傳注》是東晉郭璞四種著述的匯編!稜栄抛ⅰ肥顷P于《爾雅》的重要注本,郭璞花十余年的時間研究和注解《爾雅》,以當時通行的方言名稱,解釋了古老的動、植物名稱,并為它注音、作圖,使《爾雅》成為歷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參考書。《方言注》是《方言》的第一個注本,郭璞繼承和發(fā)揚了以活的方言口語作為
《王詹事集》是王筠的著作集,王筠為文詞句麗逸。著作有《洗馬》《中書》等集。今存張溥輯《王詹事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锻跛究占肥潜敝芡醢闹骷!端鍟に囄闹尽分洝锻醢范痪!杜f唐書·經(jīng)籍志》著錄《王褒集》三十卷!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洝锻醢范怼K螘r已佚。明薛應旂輯錄《王子淵集》一卷,收
本書包含《顏氏家訓》《還冤記》兩部分,《顏氏家訓》以傳統(tǒng)儒家思想為立身治家之道,教訓子弟,插敘親身見聞,廣涉人情事態(tài),兼及博物、志異、藝文、考據(jù)、算術、醫(yī)學等方面!哆冤記》又稱,冤魂志,主要記述晉宋間有關報應的人物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