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氣氛生活、歲時節(jié)慶、以食為天、匠心手藝、齊家心語、生活札記欄目。盡可能涵括日常生活中的傳承,以生活化的方式,敘述中國人生活中的文化面向,并配以各種精心設計的圖片,系統(tǒng)化介紹了中國人的文化財產。
本書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
中國歷史百科全書(圖文珍藏修訂版)
《感知中國:中國文化百題(第1輯)(俄文版)》包括:書5本+DVD光盤5張+書簽50枚。《中國文化百題:中國各地》、《中國文化百題:中國名勝古跡之一》、《中國文化百題:中國文明與藝術》、《中國文化百題:中國名勝古跡之二》、《中國文化百題:中國名勝古跡之三》五本。
《輔仁英文學志(套裝共2冊)》每期的前言里都會對本期所刊登的文章進行概括介紹;正文部分除了專文介紹學校的發(fā)展情況之外,還有不少關于中國文化等方面的論文;最后還附有“大事記”,記錄學校發(fā)展過程中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創(chuàng)辦之初,該刊是一份通訊性質的刊物,旨在記錄學校的創(chuàng)辦過程、辦校經驗、取得的成就、發(fā)展計劃與歷程、與學校相關的
《二十四史(圖文珍藏版套裝共12冊)》是由乾隆皇帝欽定,將《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書》、《元史》、《明
資治通鑒(全12冊)
《民國史料叢刊》編選原則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用于民國研究的民國版書籍類稀見基礎史料。所謂“民國版籍類”,是指民國時期(1912年至1949年9月)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書籍。故本史料叢刊所收范圍不包括1912年之前及1949年9月之后出版的書籍;原則上不包括非出版物以及報紙、刊物、寫真集、圖畫冊、題名錄等。所謂“稀見”,是
商品介紹《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要通過對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統(tǒng)治階級的政策的描述,來警醒世人;诂F代人對原文難以理解,又著名史學家、教授及近百名精通中國古代歷史和古漢語的專家、學者,對原著進行逐字逐句的精當翻譯,為準確把握作者原意,進一步研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收錄了《補后漢書年表》、《東漢諸帝統(tǒng)系圖》、《東漢皇子王世系表》、《東漢宦者侯表》、《東漢中興功臣侯世系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