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編修家譜的歷史源遠流長,家譜文獻成為我國歷史文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譜與正史、方志一起,構成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自古以來,我國十分重視家風、家訓建設和良好家風的傳承。尤其在宋代,以哮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北宋政治家、教育家范仲淹(989-1052)一生踐行儒
本書以敦煌的歷史背景和故事為主線,通過藝術家們的臨摹作品,梳理壁畫背后的故事,以壁畫作品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將畫冊與科普相結合,展現(xiàn)一個全貌的敦煌。這樣的方式既有助于加強當代人對敦煌的理解,也可以賦予敦煌壁畫全新的生命力。
本書共收錄唐代墓志3607方,按志主落葬日期先后為序排列,并以年號為屆,各自編號,以便查驗。本書錄文均采用通行繁體字并加以新式標點,文末注明石藏何地、拓本藏何處。拓本中以周氏自藏為多,無拓本可尋則注明志文錄自何書,個別可備考證的偽作也收入而加注“偽”字。本書輯錄范圍廣泛,涉及唐代的各個時期,是治唐史者必備之書。
在孔學堂聽講座(全十冊)
本書系南開大學于2019年主辦的“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120周年暨第五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收錄海內外學者提交會議的紀念文章5篇,致辭1篇,學術論文47篇,會議綜述1篇。論文討論的問題涉及明清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民族、思想文化、中外關系,較為全面呈現(xiàn)了明清時期的歷史面貌。作者包括海內外從事明清史研究的學者,
本書是明代學者焦竑整理編纂的明代士大夫的生平傳記資料總集。紀事上始于洪武,下至嘉靖,凡十二朝,收錄各種神道碑、墓志銘、行狀、方志等,并以宗室戚畹、勛爵、內閣、六卿等官職分類,于民間則以孝子、義人分類。多數(shù)人物傳記皆注明材料出處,所收入物從元末以至萬歷朝,內容豐富,文獻價值極高!睹魇犯濉纷髡呷f斯同高度評價該書:搜采廣,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精選梁啟超晚年著名作品手稿共七篇,加以影印。包括:《先秦思想家小傳》《情圣杜甫(五月二十一日為詩學研究會講演)》《教育家的自家田地》《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八月二十日在南通為科學社年會講演)》《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梁啟超致王國維書信(五通)》《學問獨立與清華第二期事業(yè)》。為使本書更有書卷氣,采用傳統(tǒng)
本書分為“玉之美”和“禮之玉”兩大主題單元。“玉之美”從玉器的藝術特點出發(fā),具象呈現(xiàn)西周玉器的絢爛色彩、多變造型和華麗紋飾;“禮之玉”從玉器的功能制度出發(fā),分類敘述西周玉禮制度的前代繼承、用玉創(chuàng)新和材質延展。本書為晉侯墓地出土玉器在近年來的首次高清圖錄,團隊赴實地拍攝的每件文物圖像皆以焦點堆棧成像,對器物進行科學與藝術
本書是在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辦展覽的圖錄,展品來自景德鎮(zhèn)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和自得堂,共收錄展品80件(套),包括罐、碗、盤、壺、梅瓶、杯等品類,既有發(fā)掘出土品,也有傳世品,相同或相近的器物,兩相對照,直觀、客觀,令人印象深刻。時代自明洪武至清宣統(tǒng)。所有展品經(jīng)江建新(景德鎮(zhèn)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郭學雷
牛津歷史著作史:全套五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