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光緒、宣統(tǒng)年間在直隸省任職的官員名冊。本次據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進行影印出版,共收錄2種書:光緒三十年《畿輔同官錄》和宣統(tǒng)三年《畿輔同官錄》。全書以官員任職地區(qū)為類別排列,記錄了官員官職、字號、籍貫、出身、年齡、任職履歷六個方面的情況。
本書收錄文獻形成于19世紀下半葉,當時英國政府官員、探險家、植物學家等前往中國西南云南、四川等省考察,留下了有關晚清中國西南的歷史文獻。收錄了1868年斯萊登(E.B.Sladen)使團在云南探路活動報告、近代英國著名外交家和探險家謝立山(AlexanderHosie)在四川、云南、貴州的考察行紀、英國代理領事喬治·約
本書收錄文獻形成于19世紀下半葉,當時英國政府官員、探險家、植物學家等前往中國西南云南、四川等省考察,留下了有關晚清中國西南的歷史文獻。收錄了英國探險家威廉·吉爾(WilliamGill)、英國駐煙臺領事阿瑟·達文波特(ArthurDavenport)、英國駐華外交官謝立山亞歷山大·霍西(AlexanderHosie)
本書主要反映西吉文化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全書分為厚重歷史、紅色印記、塞上異韻、梓鄉(xiāng)濃情四個篇章。主要內容包括:走進西吉、西吉賦、和長城長征對話、福地文脈葫蘆河、古遺址、窖藏遺址、戰(zhàn)國秦長城及宋夏長城、長城沿線的城障等。
本書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遺址2019-2021年考古調查發(fā)掘的結果,介紹了清理出來的建筑遺存、水溝等遺跡以及出土器物標本,根據發(fā)掘結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宋元時期水池遺跡的南岸線位置,推測泉州市舶司遺址的四至范圍大致為西南依竹街、東北到馬坂巷西側道路和馬坂巷之間、東南至水門巷、西北靠三堡溝
本書分為圖冊和正文。圖冊包括其出生、求學和學術科研道路相關照片共計100多張。正文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術論文;第二部分為袁道先地質足跡報刊記錄;第三部分為著述目錄;第四部分為生平介紹。
2021年是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為系統(tǒng)回顧中國考古百年發(fā)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聯(lián)合主辦了“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遴選推介活動,從321項參評項目中選出100項入選項目,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三門
張家山三三六號漢墓發(fā)掘于1988年,出土竹簡800余枚,保存基本完好,字跡清晰,只有少量殘斷,全部可綴合成完整竹簡。根據竹簡形制及內容可分為7組:功令、卻谷食氣、盜跖、馬禖、七年質日、漢律十五種及遣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書收錄三三六號漢墓出土的全部
《肇域志》是顧炎武"感四國之多,恥經生之寡術"而費二十年心血纂輯的地理總志。全書征引豐富,參閱的明代和清代地理書達一千余部,有很多是孤本或罕見本,為今人保留下了大量可貴的地理資料,為我們了解明末清初的地理書籍提供了極有價值的信息!墩赜蛑尽肥敲髂┣宄躅櫻孜渥珜懙娜珖缘乩砜傊,始纂于崇禎十二年,成書于康熙元年。該書是《
《天下郡國利病書》是記載明代各地區(qū)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歷史地理著作。凡史籍、實錄、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關國計民生的資料,本書一一予以輯錄,并對其中所載山川要塞、風土民情作實地考察,以正得失。約于康熙初年編定成書,后又不斷增改,終未定稿。該書先敘輿地山川總論,次敘南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除記載輿地沿革外,所載賦役、屯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