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總督署是目前我國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級衙署,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隸總督署歷經(jīng)180余年,產生直隸總督88任(共75人),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書稿全面收集發(fā)掘、整理、研究和編輯散落于各地有關直隸總督的歷史文獻資料,將清代所有直隸總督的傳記年譜以原生態(tài)影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共分為14冊。歸納整理
常州歷史文化深厚,歷代先賢著作豐富。常州市圖書館藏歷史文獻八萬冊,其中以地方人士著作為一大特色,不乏稀見之書,今精選十二種影印出版。經(jīng)部一種:《周易輯說存正》十二卷,清楊方達撰。史部二種:《蒙難瑣言》一卷,清張紹良撰,抄本;《桑梓潛德錄》五卷續(xù)錄四卷三集六卷,清光緒木活字本。子部一種:《維摩室遺訓》四卷,清莊受祺撰。集
《任乃強全集》分為十五卷,是任乃強先生著述作品的集大成,收錄了任乃強所撰學術專著和諸多論文、考察報告、筆記、小說、戲劇、回憶錄、日記、信函、詩文等。內容涵蓋康藏研究、民族研究、西南及四川史地研究、歷史文獻學研究、文學創(chuàng)作等。其中數(shù)卷為首次整理出版。 《任乃強全集》是對任乃強先生學術遺產科學、完整、全面的總結,彰顯了老
本書收錄都蘭出土紡織品近百件,從紡織技術層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都蘭古墓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歷史上曾是吐谷渾古王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址。吐谷渾王國存在了短短300多年,但其鼎盛時期的疆域東起甘肅洮河、四川西北,南抵白蘭(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極西至阿富
本書時間設定為:198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本書采用篇、章、節(jié)、目的結構,運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體為主。書中資料來源于各級檔案、圖書、報刊和有關單位(部門)提供的信息。全書共分8篇,分別為中共海城地方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政治協(xié)商會議、民主黨派與工商聯(lián)、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公
本書以文獻高清圖版和敘錄、校勘、注釋相結合,校注文獻包括官方檔案、軍事文書、經(jīng)濟文書、法律文書和佛教文書等,在“敘錄”中對各個文書的版本、內容、收藏地、規(guī)格、編號等作以詳盡說明,在“校勘”中結合現(xiàn)有學術成果,對手寫本文書中的部分文字訛作以辨誤和說明,在“注釋”中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從黑水城考古、黑水城文獻史料價值、“黑
本書是由劍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承辦、沙溪鎮(zhèn)黨委政府組織編撰的一部綜合性圖志,力求圖文并茂地反映石鐘山石窟文物造像及造像實物保存現(xiàn)狀形態(tài)記錄與相關巖畫碑刻和保護研究等基礎方面情況的綜合性圖志,力求全面、系統(tǒng)記述石鐘山石窟自開鑿以來各方面的歷史基本情況,為弘揚與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服務社會各界需要,為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
本書以圖文互為參照的方式敘述了長白山火山的位置及范圍、地質構造特點、火山活動歷史,總覽環(huán)繞天池的十六座山峰,考證、辨析前人對環(huán)池十六峰及環(huán)池其他名勝的命名、定位。環(huán)形十六峰的分布順序,分別述說其地理、地質和歷史,以及長白山歷史要事紀略、長白山名稱的演變……。在科普方面,將復
本書是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小新主編,根據(jù)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所保存的一手密級文獻資料匯編而成。資料包含兩大塊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為中國礦山關系雜件,主要收錄中國境內當時由中國政府管理控制的礦產資源的情況。第二部分內容為被西方列強控制的中國礦山及礦業(yè)關系雜件,收錄中國境內當時各地被外國勢力控制的礦產資源情況。
近代以來,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趨頻繁,國人自古以來天下國家的執(zhí)念隨之幻滅,中國國史傳統(tǒng)思想開始發(fā)生澶變。在西方思想影響下,中國文明和中國文化西來說逐漸盛行。考古學便承接了接續(xù)國史的重任。一些中國學者開始介紹西方考古學。如1900年章太炎在《中國通史略例》中首次介紹西方考古學家進行史前時期研究的情況。又如1901年梁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