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又分為一、二、三級,具有特別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一級文物。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國寶”,就是指這類文物。本書收錄在一級文物中精中選粹者。從文物所蘊含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來衡量,所選文物按照陶瓷、金屬、玉器、工藝(漆器、琺瑯、竹木牙角雕、織繡、石雕、鐘表等)、書畫等五大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為湘黔桂邊區(qū)儺書文獻,已增補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第一輯獲2020年國家民文資助15萬元,第二輯獲2021年國家民文資助20萬元。為保證項目圖書的完整性和學術價值,已申請國家民委同意將兩輯圖書合并為一輯出版,原有的規(guī)模和資助金額也相應合并到一起。項目組將針對散落于湘黔桂邊區(qū)的儺書文獻進
館藏辛亥革命前后中外文檔案》是一本收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所藏辛亥革命前后中外文檔案的文獻專集。全書共收錄中外文檔案921件(中文606件,英文296件,法文19件),包括大量中外人物的來往信函、電報以及實業(yè)、鐵路、社會團體創(chuàng)辦章程等,主要涵括:(1)辛亥革命前后各地地方事務、社會情形;(2)國內外各界對新生中華民國及國民
本書收錄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終南印社名譽社長、當代金石題跋具有影響力的學者趙熊先生金石拓片題跋作品百余幅,涉及古磚、古瓦、碑志、吉金等。其作品既有濃厚的傳統(tǒng)韻味,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
本書共分上、中、下三冊。位于半支箭河中游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喀喇沁旗大山前遺址被分為7個地點。1996-1997年赤峰考古隊發(fā)掘的第Ⅰ、第Ⅱ兩地點(分別發(fā)掘1764.85和98.25平方米)的主要內涵為夏家店下層文化,也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和戰(zhàn)國時期的堆積,以及少量的遼代遺存。本書是繼《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時期遺址》之后的赤峰考古隊
本部專題文獻主要收錄了宋代有關古器物研究的各類文獻,從內容上分,有書法類、錢幣類、石刻類、銅器禮器類、碑帖類、禮制圖像類等,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如黃庭堅所著《山谷題跋》九卷、曾鞏所著《元豐題跋》一卷、蘇軾所著《東坡題跋》六卷、歐陽修所著《集古錄》十卷和《六一題跋》十一卷等。很多文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以《宣和博古圖》一書
除了接續(xù)第一輯專題之外,本編內容涉及民國邊政綜述、邊疆與國防、西北建設、邊疆政區(qū)變遷、邊地交通建設、內外蒙古事宜、西康省工作等專題。我們將密切關注相關研究進程,觀照研究動態(tài)變化,適時推介新的專題,以推助相關研究。
本書是第一部多卷本的日本通史,分為上古卷、古代卷、中世卷、近世卷、近代卷、戰(zhàn)后卷6卷,集中國內學界日本研究的主要力量,對自遠古至21世紀初葉日本的歷史做了全面地研究和論述,是日本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是學界日本研究成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突出的學術價值。
本書收錄了長篇戰(zhàn)國竹書《參不韋》,主要內容是作為天帝使者的參不韋對夏代開國君主夏啟的訓誡,訓誡的核心內容是“五刑則”,即五則、五行、五音、五色、五味,從而指導夏啟設官建邦、修明刑罰、祭祀祝禱、治國理政。
本書內容講述:吳燕紹(一八六八--一九四四),字繼全,一作寄荃,號固圉叟。江蘇吳江人。先后任北京大學史學系西藏史講師、國民政府國防設計委員會邊疆研究專門委員會委員等職。晚年潛心治學,以研究邊疆史地著稱于世,開我國西北邊疆地區(qū)歷史地理研究之先河。近百年來歷經(jīng)戰(zhàn)亂與各種運動,吳燕紹藏書、手稿頗多流散及捐贈,與“未成者”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