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詩人和教授的作者從自身出發(fā),聯(lián)系許多作品和人物,在《認領與重構(gòu)》-書中談及并討論了當代詩歌和當代文學以及大學人文教育中人們所關心的諸多熱點和焦點問題,議論風生,文采飛揚,既充滿創(chuàng)見、鞭辟入又親切幽默、輕松可讀。本書分為三部分,談及作者自身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討論了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問題,評價了部分優(yōu)秀詩人的是個作品,并
《中國詩歌研究》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內(nèi)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詩歌研究。欄目設置有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中國詩歌理論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詩歌研究、當代海外華人詩歌研究及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等。在海內(nèi)外學術界有很好的聲譽,是廣大詩歌愛好者和廣大師生的重要參考書。
本書以晚清民國的旗人及其文學為研究對象,將其置入政治、經(jīng)濟、社會、軍事乃至國際關系的關聯(lián)性語境中,展開跨文化、歷史與區(qū)域研究的對話;體察旗人在時代語境中經(jīng)歷的情感、思想、身份認同與美學追求的嬗變,闡發(fā)旗人文學的普遍性意義。百年的蟬蛻蝶變,敞開旗人的敘事與抒情、心靈世界與精神空間,從國語騎射到滿漢一家,從旗民分治到中華民
樂府學是與詩經(jīng)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稑犯畬W》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tài)、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nèi)外相
本書是葉朗從美學眼光談《紅樓夢》的文集。書中主要談兩個內(nèi)容,一個是《紅樓夢》的形而上的意蘊,曹雪芹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求,就是肯定“情”的價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愛的尊嚴,追求人與人的平等,歸結(jié)起來就是追求“有情之天下”!坝星橹煜隆辈皇翘摶玫拇嬖冢钦鎸嵉拇嬖,“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因此人生是有意義的。這就是
《斯文》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擬與中國古代散文學會共同創(chuàng)辦以中國古代散文為研究對象的大型學術集刊。本書是第七輯,集中呈現(xiàn)中國古代散文研究領域中的科研成果,中國古代散文文體研究,文學思想研究,如古代散文的新材料的搜集與整理,古代散文研究的新方法探索,評點、揄揚古代散文研究中的新論著,以便為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搭建
這是一本有關詩詞格律的普及讀物,次第清晰,既周到細致,又簡明扼要,既有對基本常識的一一解說,又有許多自己創(chuàng)作詩詞的心得體會,很適合學詩者隨手參看使用。與同類書籍比較,此書有如下特點:1.簡明易懂;2.突出攻平仄難關;3.重點介紹對仗、押韻及拗救;.詳解近體、仄韻及拗體詩律;4.詞牌之詞例選當代詩人作品;5。入多種趣味別
《詩品》是我國一部詩歌評論專著,南朝梁鐘嶸撰。全書共品評了漢代至梁代的詩人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二十四詩品》是晚唐詩人司空圖關于詩歌美學風格的著作,全書將詩歌風格分為雄渾、沖淡、纖秾等二十四品,用生動的具象來展示各種風格之美。
“明代詩學的中古接受”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論題,這里的中古,特指漢魏六朝時期。明代文人與中古文人,所屬歷史語境不同,但在追求創(chuàng)作軌范與探索創(chuàng)作心源上,二者有異代共鳴之處。本書從接受美學的視角考察明代詩論家楊慎、謝榛、王世貞、胡應麟、許學夷、袁宏道對中古詩人、詩歌的接受,這既是探討明代詩學特點的一種方式,也是研究中古詩歌
本書以晚唐齊梁詩風為研究對象,從形式、內(nèi)容、辭藻等不同角度,探討了與齊梁元素有關的晚唐詩學現(xiàn)象。不僅歸納了晚唐齊梁詩風的主要表現(xiàn)及其隨時代流變的規(guī)律,分析了晚唐齊梁詩風所涉及作家的出身階層、人生經(jīng)歷及不同類型,更從體裁與題材的組合方式出發(fā),分析了齊梁詩風與晚唐時代相結(jié)合的種種可能。從體裁角度,將晚唐齊梁詩風涉及的體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