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廣泛吸收和借鑒同類教材的基礎上,較為全面和系統(tǒng)地介紹了國際技術貿易的理論與實踐,反映了國際技術貿易領域的新發(fā)展。首先,介紹了國際技術貿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及國際技術貿易中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國際機構與國際公約,讓讀者對技術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產生和發(fā)展有一個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其次,介紹了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計算機軟件等國際技術貿易的標的,以及許可貿易、國際BOT和特許經(jīng)營等國際技術貿易的方式。再次,結合國際技術貿易實踐介紹了國際技術貿易的價格、稅費和程序,并結合不同類型國家的實踐介紹了部分發(fā)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后,新增了科技型企業(yè)跨國并購專題,以豐富現(xiàn)有國際技術貿易的理論體系。
介紹了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計算機軟件等國際技術貿易的標的,以及許可貿易、國際BOT和特許經(jīng)營等國際技術貿易的方式。再次,結合國際技術貿易實踐介紹了國際技術貿易的價格、稅費和程序,并結合不同類型國家的實踐介紹了部分發(fā)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后,新增了科技型企業(yè)跨國并購專題,以豐富現(xiàn)有國際技術貿易的理論體系。
孫玉濤,管理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部特聘研究員、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瑪麗·居里研究學者(Marie Currie Research Fellow),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自2010年以來,一直從事知識產權與技術貿易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及國際商務和技術轉移、全球價值鏈(GVC)和創(chuàng)新體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發(fā)表在Science、Research Policy(FT50)等國際*期刊。
第 1 章國際技術貿易導論 1
1.1技術的內涵 1
1.1.1技術的概念 1
1.1.2技術與相關概念的關系 1
1.1.3技術的特征 2
1.1.4技術的分類 3
1.2國際技術貿易的內涵 4
1.2.1國際技術貿易的概念 4
1.2.2國際技術貿易的特征 5
1.2.3國際技術貿易的作用 7
1.2.4國際技術貿易的規(guī)范 8
1.3國際技術貿易與相關業(yè)務的關系 9
1.3.1國際技術貿易與國際商品貿易的關系 9
1.3.2國際技術貿易與國際投資的關系 11
1.3.3國際技術貿易與知識產權的關系 13
1.3.4國際技術貿易與跨國公司的關系 14
1.4國際技術貿易的產生和發(fā)展
15
1.4.1國際技術貿易的產生 15
1.4.2美日歐國際技術貿易的發(fā)展
18
1.4.3中國國際技術貿易的發(fā)展
30
第 2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基本理論
38
2.1國際競爭優(yōu)勢相關理論 38
2.1.1比較優(yōu)勢和資源稟賦理論
38
2.1.2規(guī)模經(jīng)濟理論 39
2.1.3內生經(jīng)濟增長理論 41
2.1.4國家競爭優(yōu)勢理論 43
2.1.5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理論 49
2.2國際商品貿易相關理論 52
2.2.1學習理論 52
2.2.2技術擴散理論 53
2.2.3技術差距論 55
2.2.4技術轉移論 57
2.2.5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58
2.2.6南北貿易模型 60
2.3國際直接投資相關理論 61
2.3.1壟斷優(yōu)勢理論 61
2.3.2內部化理論 62
2.3.3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63
2.3.4雁行模式理論 64
2.3.5邊際產業(yè)論 66
2.3.6國家特定優(yōu)勢理論 67
第 3 章國際技術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機構與國際公約 72
3.1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機構
72
3.1.1聯(lián)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72
3.1.2世界貿易組織 75
3.1.3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76
3.1.4國際勞工組織 78
3.2知識產權保護的主要綜合性國際公約 78
3.2.1《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
78
3.2.2《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 82
3.3有關專利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88
3.3.1《專利合作條約》 88
3.3.2《專利法條約》 89
3.3.3《國際專利分類斯特拉斯堡協(xié)定》 90
3.4有關商標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91
3.4.1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
91
3.4.2《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xié)定》 94
3.4.3《建立商標圖形要素國際分類維也納協(xié)定》 95
3.5有關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96
3.5.1《工業(yè)品外觀設計國際保存海牙協(xié)定》 96
3.5.2《建立工業(yè)品外觀設計國際分類洛迦諾協(xié)定》 97
3.6有關版權及其鄰接權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97
3.6.1《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97
3.6.2《世界版權公約》 100
3.6.3《保護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 101
第 4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標的(一) 103
4.1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制度概述
103
4.1.1知識產權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103
4.1.2知識產權制度 107
4.2專利權 111
4.2.1專利權概述 111
4.2.2專利權的內容和特點 120
4.2.3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 123
4.2.4專利權的貿易 124
4.2.5專利權的保護 125
4.3商標權 127
4.3.1商標概述 127
4.3.2商標的種類 130
4.3.3商標權概述 132
4.3.4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 139
4.4專有技術 141
4.4.1專有技術概述 141
4.4.2專有技術侵權形式及法律保護
145
第 5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標的(二) 150
5.1計算機軟件 150
5.1.1計算機軟件的概念及分類
150
5.1.2計算機軟件的性質、特點和產業(yè)發(fā)展 151
5.1.3計算機軟件的貿易方式
154
5.1.4計算機軟件許可合同的主要條款 154
5.1.5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
157
5.1.6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 160
5.2工業(yè)品外觀設計 162
5.2.1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的概念、性質和歷史 162
5.2.2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保護的目的
163
5.2.3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保護的條件
164
5.2.4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保護的內容
165
5.3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165
5.3.1集成電路及其布圖設計的基本概念 165
5.3.2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專有權
166
5.3.3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法律保護
168
5.3.4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的法律限制 169
5.4版權及鄰接權 170
5.4.1版權及鄰接權的基本概念
170
5.4.2版權的主體和客體 171
5.4.3版權的保護 173
5.4.4版權保護的限制 174
第 6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主要方式(一) 177
6.1許可貿易方式 177
6.1.1許可貿易的內涵 177
6.1.2許可貿易的類型 178
6.1.3許可貿易的合同 180
6.2國際BOT方式 193
6.2.1國際BOT方式的內涵 193
6.2.2國際BOT方式的程序 194
6.2.3國際BOT項目的合同 195
6.3特許經(jīng)營方式 196
6.3.1特許經(jīng)營的內涵 196
6.3.2特許經(jīng)營的優(yōu)勢和劣勢
197
6.3.3選擇特許經(jīng)營的注意事項
199
第 7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主要方式(二) 200
7.1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 200
7.1.1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的內涵
200
7.1.2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的方式
202
7.1.3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的業(yè)務程序 203
7.1.4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的合同
205
7.2國際工程承包 210
7.2.1國際工程承包的內涵 210
7.2.2國際工程承包的基本程序
211
7.2.3國際工程承包合同 212
7.3國際合作生產與合作開發(fā)
216
7.3.1國際合作生產 216
7.3.2國際合作開發(fā) 219
7.4補償貿易 220
7.4.1補償貿易的內涵 221
7.4.2補償貿易與相關貿易的關系
221
7.4.3補償貿易中合作雙方的利弊
222
第 8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價格與稅費
225
8.1國際技術貿易中的技術價格
225
8.1.1技術價格的內涵 225
8.1.2技術價格的特點 225
8.1.3技術價格的構成 226
8.1.4技術價格的確定 230
8.2國際技術貿易作價原則及影響因素 230
8.2.1利潤分享原則 230
8.2.2許可方的作價原則 231
8.2.3被許可方的作價原則 232
8.2.4影響合同價格的因素 232
8.3國際技術貿易中的價格支付
234
8.3.1支付方式 235
8.3.2支付工具 238
8.3.3支付時間 239
8.3.4清算時間 241
8.4國際技術貿易中的稅費征收
241
8.4.1國際技術貿易中的常見稅種
242
8.4.2國際技術貿易中的征稅方式
242
8.5國際技術貿易中的雙重征稅
243
8.5.1雙重征稅問題產生的原因
243
8.5.2雙重征稅對國際技術貿易的影響 244
8.5.3國際技術貿易中雙重征稅的應對措施 244
8.5.4國際技術貿易合同中稅費條款的注意事項 247
第 9 章國際技術貿易的程序 248
9.1國際技術交易前應確定的問題
248
9.1.1確定擬交易的技術 248
9.1.2確定技術貿易方式 250
9.1.3技術招標和投標 251
9.2國際技術貿易的準備階段
253
9.2.1技術項目的論證 253
9.2.2對外技術詢價與比價 255
9.2.3技術進出口的審批 257
9.3國際技術貿易的談判階段
261
9.3.1談判的特點 261
9.3.2談判的準備 262
9.3.3談判的步驟 264
9.3.4談判的策略 265
9.4國際技術貿易合同的簽約與履行 266
9.4.1合同的簽約 266
9.4.2合同的履行 267
第10章國際技術貿易中的法律與政策
268
10.1發(fā)達國家有關技術貿易的法律與政策 268
10.1.1美國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68
10.1.2日本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73
10.1.3歐盟技術貿易條約與政策
277
10.2新興國家有關技術貿易的法律與政策 280
10.2.1新興國家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80
10.2.2巴西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81
10.2.3印度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81
10.2.4馬來西亞技術貿易法律與政策
283
10.3中國有關技術貿易的法律與政策 284
10.3.1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發(fā)展
284
10.3.2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框架
284
10.3.3中國技術進出口鼓勵政策
286
第11章專題:科技型企業(yè)跨國并購
291
11.1跨國并購的內涵、歷程及特點
291
11.1.1跨國并購的內涵 291
11.1.2跨國并購的歷程 291
11.1.3跨國并購的特點 293
11.2跨國并購前期戰(zhàn)略部署
295
11.2.1明確并購動機 296
11.2.2組建并購團隊 298
11.2.3選擇并購形式 298
11.2.4設計并購方法 300
11.2.5明確支付與融資方式 301
11.2.6篩選目標企業(yè) 301
11.2.7評估目標企業(yè)價值 303
11.3跨國并購交易策略 304
11.3.1并購時機的把握 304
11.3.2政治壓力的化解 304
11.3.3交易結構的安排 305
11.3.4合法避稅策略 308
11.4并購交易后期資源整合
309
11.4.1戰(zhàn)略目標整合 310
11.4.2治理結構整合 310
11.4.3財務整合 310
11.4.4人力資源和文化整合 313
11.4.5品牌整合 313
11.4.6協(xié)同效用 314
附錄 315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修正)》 315
附錄B 《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 324
附錄C 《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
332
附錄D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 349
附錄E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367
參考文獻 372
跋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