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管理》是農村政策與管理系列之一。它主要介紹了農村中小學制度建設,農村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農村中小學德育建設,農村中小學總務后勤管理,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農村中小學教師管理,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等內容!掇r村中小學管理》語言通俗,介紹深入淺出,內容貼近農村生活實際。只要是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都能讀得懂。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zhàn)略部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大力發(fā)展農村文化事業(yè),努力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取得進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的基本保證。
為落實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決定,將已開展三期的“萬家社區(qū)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qū)讀書活動”由城市全面拓展到農村,“十一五”期間計劃在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委會開展農村圖書室援建和讀書活動,使兩億多農民由此受益,讓這項造福城市居民的民心工程同時也造福億萬農民群眾。中央領導同志對此十分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發(fā)展農村文化事業(y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發(fā)展中一個亟待加強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農村開展圖書室援建和讀書活動,為億萬農民群眾送去讀得懂、用得上的各種有益書刊,對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滿足農民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對這項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活動,要精心組織,務求實效!
第一章 緒論
一、農村中小學管理的重要性
二、農村中小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三、農村中小學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農村中小學制度建設
一、制度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制度建設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農村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
一、農村中小學校長負責制
二、農村中小學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三、農村中小學行政管理機構的設置
第四章 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
一、教學管理的機構職責
二、教學管理的目標規(guī)劃
三、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 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
一、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現(xiàn)狀
二、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
三、農村中小學班級常規(guī)管理的主要內容
四、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第六章 農村中小學德育建設
一、德育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德育建設的基本方法
三、重視養(yǎng)成教育
第七章 農村中小學總務后勤管理
一、農村中小學后勤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二、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
第八章 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
一、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概述
二、農村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目標、內容和途徑
三、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具體措施
四、農村中小學安全應急預案的制定
第九章 農村中小學教師管理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管理策略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責和應具備的素養(yǎng)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激勵
四、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與考評
第十章 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一、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概述
二、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三、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措施
參考文獻
1.增強法制觀念
實施依法治校要求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充分認識依法治校的本質,增強法制觀念,這是落實依法治校的核心。只有樹立起依法履行職責、依法行使權利的法治意識,才會使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內化為廣大師生員工的行為準則,真正樹立起“知法守法光榮,違法違紀可恥”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政令暢通。
增強師生員工的法治觀念要做的工作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首先應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對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加大宣傳、加強學習、營造氣氛,增強全員法律意識;其次應注重法治與德治并舉,大力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師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行為習慣,在學校中建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再次還要“樹木立信”,通過典型推廣發(fā)揮榜樣的作用,特別是領導成員要率先垂范,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堅持依法行事,引領學校辦學走上法治軌道。
2.健全學校規(guī)章加強學校制度建設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礎。農村中小學要加強和完善自身管理,除遵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外,還必須建立起與社會發(fā)展、時代需求及自身發(fā)展特點相適應的、公平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這樣才能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斷提升農村學校的管理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