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苗族的繡品是“穿在身上的史詩”。按照所謂主流文化的理解方式,創(chuàng)造史詩和傳承史詩的人,都應(yīng)該是一個民族的精英人物。而苗族人的歷史恰恰顛覆了這種思維方式,他們創(chuàng)造史的人沒有“青史留名”,而是“草根階層”、那些遍及各個苗寨的平民百姓。
《安神大吉》以隨筆形式記錄了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苗族繡女的故事。主人公潘鳳等人在作品中真實地講述了苗族幾代人的歷史故事以及她們?yōu)榱藗鞒忻袼孜幕冻龅钠D辛。作品中附有大量的相關(guān)圖片,照片,更增添其真實生動感。透過作品使人可以更多的了解苗族的民俗、民情,了解苗族繡女她們的生存狀態(tài),特別是在潘家園舊貨市場的生存狀況。這也是第一部描寫潘家園舊貨市場攤販的作品。
潘家園舊貨市場的苗族繡女們——她們把古老的史詩帶到了北京;她們把“田野”帶到了北京;她們把苗族的繡品帶到了北京。她們是文化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營者,她們留下了苗族唱不完的古老的歌聲。
序:苦難最多,怎么可能笑聲最多?
聽潘玉珍擺故事
我有過一次逃婚的經(jīng)歷
頭一次來北京
第一個進(jìn)潘家園舊貨市場
陋室里的精品
楊蘭妻:我干什么能掙這么多錢?
張榮蘭:結(jié)婚時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繡的
五朵金花:潘鳳、潘文英、潘文珍、劉詩麗、瘳蘭英
那個美國人就要買我這架織布機(jī)
苗家人的布永遠(yuǎn)都織不完
廖仰榮唱:太陽家有九姊妹
張三妹、廖爺榮唱:我們的頭上是什么?
“文盲”傳承著史詩
漢人不堪其憂,苗人卻不改其樂
背帶上的故事
這三天和一百天,就能看她一輩子
祖先在彼岸還扮演著一個角色
我們的祖先苦難當(dāng)
追遠(yuǎn)之深與民德之厚
孔子留下的一組密碼
是精英文化,還是百姓的精神支柱?
他們?yōu)槭裁床弧胺畔驴曜恿R娘”?
編故事是一種能力
祖先保佑我們發(fā)財
招魂續(xù)魄
扶戰(zhàn)
安神大吉:六合寨日記
感恩與教養(yǎng)
終于明白了什么叫“歲月如歌”
“克己復(fù)禮”新解
后記:苗族人生存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