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研究》是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所創(chuàng)辦的大型學術叢刊,內(nèi)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詩歌研究。自創(chuàng)刊號起,先后設置有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中國詩歌理論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詩歌研究、當代海外華人詩歌研究及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等欄目。 其中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為特色欄目。前者關注學術史和詩學文獻的總結整理,包括極有價值但其它刊物很難包容的譜錄類成果。后者主要關注年青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積極扶持界后勁的成長。在海內(nèi)外學術界有很好的聲譽。
《中國詩歌研究》堅持學術本位的宗旨、執(zhí)著言之有物的標準,逐漸獲得學界的認可。
刊物的作者隊伍包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nèi)重要高校的科研人員,也包括香港、臺灣等海外學人,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學者。
一些重要數(shù)據(jù)庫和評價機構也先后將《中國詩歌研究》作為來源期刊。從創(chuàng)刊號起收入中國知網(wǎng)的CNKI數(shù)字圖書館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8年又成為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認定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同年,又先后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中心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來源期刊。
本輯是第十八輯
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學術專著有《兩漢詩歌研究》、《漢代詩歌史論》、《文學傳統(tǒng)與中國文化》、《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與人合著)、《先秦君子風范》,與人合編《先秦大文學史》、《兩漢大文學史》等,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遺產(chǎn)》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先后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多項,并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
·早期中國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專欄·
關于商代文字書寫與契刻的幾個問題 黃天樹
《詩經(jīng)》早期書寫定本考索 廖群
《詩經(jīng)·大雅·文王》的無念爾祖發(fā)微獻疑 李炳海
凝鑄傳統(tǒng)的詩篇
論《詩經(jīng)·小雅·楚茨》的儀式書寫 李山
·中國古代詩歌研究·
《詩經(jīng)·甘棠》旨考 邵杰
《七言詩句式探考》補正 謝思煒
王維《酬張少府》非禪詩辨析 鄒業(yè)心 邵明珍
杜甫《北征》詩對借兵回紇的態(tài)度復議 馮雅
杜詩俚俗說辨析 李思弦
玩笑之間戲題詩的唐宋轉型 王雨非
疾病書寫與文人想象
孫存《十五痛》組詩探析 彭志 裴雪萊
晚近視域中的桐城派詩人姚浚昌論 溫世亮
·詩歌文獻研究·
《敦煌歌辭總編》獻疑 劉曉興
陸游方外詩友釋法平考述 趙曉濤
瞿佑佚詩考論 胡麗娜
周珽生平、著述及其詩詞創(chuàng)作雜考 杜松梅
從《靜志堂詩馀》到《靜志居琴趣》
朱彝尊靜志詞集主題的再考察 潘磊
·詩歌理論研究·
陳子昂詩學思想的反思
從《修竹篇序》談起 唐帥
清人拗救說再審視
以《全唐詩》15290首律詩為樣本 諸雨辰 胡韌奮
論王國維有我無我說的本蘊與得失 韓少春
·當代詩歌研究·
作為一種符號的向度
試論當代男性抒情詩中的女性言說 吳丹鳳
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