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0 元
叢書名:交通運輸大類專業(yè)城市軌道交通方向核心課程教材
- 作者:毛保華等編著
- 出版時間:2009/9/16
- ISBN:9787114076916
-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570.82
- 頁碼:353頁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內容包括:城市客運系統(tǒng)結構與模式、不同客運方式的技術經濟特性、交通流量管理、城市客運組織與管理、城市客運安全管理、城市客運一體化管理、城市客運管理法律法規(guī)等。
《城市客運管理》可供交通運輸領域相關專業(yè)本科生作為教材使用,亦可供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和工程師們參考使用。
第1章 概述
1.1 城市客運管理的背景
1.2 城市客運交通體系及其結構
1.3 城市客運管理的概念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城市客運系統(tǒng)結構與模式
2.1 城市客運系統(tǒng)結構
2.2 城市客運系統(tǒng)模式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不同客運方式的技術經濟特性
3.1 城市軌道交通
3.2 公共汽車
3.3 輔助公共交通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城市客運調查方法
4.1 客運調查流程與分類
4.2 客運調查內容與方法
4.3 客運調查過程控制
4.4 客運調查方法的新進展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交通流量管理
5.1 城市客運過程中的不均衡性
5.2 流量不均衡性的評價指標
5.3 節(jié)假日流量管理
第2章 城市客運系統(tǒng)結構與模式
不同城市客運結構與客運系統(tǒng)模式對于城市的客運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影響。本章介紹了我國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構成,分析了部分要素對居民出行方式選擇的影響;城市客運結構的形成正是這些因素綜合、長期作用的結果。本章還闡述了國內外城市客運系統(tǒng)的發(fā)展模式,分析了不同客運結構模式下相關交通政策的選擇,論述了城市客運模式選擇的原則和我國城市客運交通模式選擇問題。
2.1 城市客運系統(tǒng)結構
2.1.1 出行方式的構成
居民出行的載體是交通工具,要完成一次出行必須通過一定的交通工具或者交通方式來實現(xiàn)。出行方式選擇實際上是指人的出行次數(shù)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交通方式之間的選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構成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類。
。1)從交通方式服務的對象來分,可以分為公共交通方式、準公共交通方式和非公共交通方式。公共交通方式主要體現(xiàn)在其為公眾服務的性質,表現(xiàn)為服務對象的公眾化和不確定性;準公共交通是指具有特定時間、空間、服務對象等約束的交通,如單位班車、出租車等;非公共交通方式是指為特定個體服務的交通,表現(xiàn)為服務對象的個體化和特指性,如步行、自行車和自用車。
。2)從交通方式選擇的條件來分,可以分為自由類交通方式、條件類交通方式和競爭類交通方式。自由類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只要人們的身體和自然條件許可,就可以選擇步行作為出行方式,且出行路線不受限制;條件類交通方式主要是指單位小汽車和大客車、私人小汽車和摩托車等,此類交通方式選擇要受到一定條件限制;競爭類交通方式主要是指自行車、公共交通以及出租車等,其選擇要根據(jù)其適應性和綜合效用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