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服裝材料的溯源講起,進行材料設計的定論和分類,由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下產(chǎn)生的服裝面料設計,引出服裝面料再造的過程和方法。設計是從一個人的審美力開始的,“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自然取材永遠是設計界不會過時的話題和靈感來源。“萬物為我所用”的切入點會幫助設計師們拓寬再造肌理的思路和視野,同時,在傳統(tǒng)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皠(chuàng)新美材料”中更為深入和準確地描繪了不同制作和設計方法營造出來的不同美感。材料的設計之美,更能完善服裝的總體風格以及提升趣味性。本書適用于服裝設計或相關專業(yè)的高等院校學生,或從事服裝設計相關工作的人員。
鄧鵬舉,遼寧輕工職業(yè)學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8年以來承擔國家海關總署、發(fā)改委關于加工貿(mào)易單耗標準的編寫3項;承擔遼寧輕工職業(yè)學院藝術與信息學院的服裝設計、服裝立體裁剪、服裝面料肌理設計、服裝效果圖、內(nèi)衣設計等主干課程的教學工作。
第一章 溯源——了解服裝材料設計 001
第一節(jié) 服裝材料設計的定論 004
第二節(jié) 服裝材料的分類 006
1.棉 007
2.麻 009
3.毛 011
4.絲 013
5.黏膠纖維 015
6.滌綸 016
7.錦綸 017
8.腈綸 017
第三節(jié) 材料設計的美源 018
1.歷史的影像 021
2.用現(xiàn)狀講述再造美的理論 024
3.材料的再造就 028
4.服裝材料的溯源 031
第二章 審美力——設計的開始 035
第一節(jié) 尋找選材與靈感升華 035
1.材料設計構思與轉化 035
2.如何確立主題和風格 037
第二節(jié) 如何尋找切入點 039
1.萬物為我所用 040
2.藝術形式的轉換 043
3.借用現(xiàn)代新科技 048
4.多民族手工藝特色的吸收 048
5.傳統(tǒng)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050
6.從生活的經(jīng)驗中進行創(chuàng)造 052
第三章 創(chuàng)新——美材料 055
第一節(jié) 確立定位目標 055
第二節(jié) 設計具體方法 057
1.材料立體型的塑造 061
2.添加的形式美感 065
3.材料的減缺之美 069
4.鉤織、編織的藝術 075
5.在平面材料上做文章 078
第四章 添彩——材料設計應用 101
第一節(jié) 把握服裝與材料設計的風格 101
第二節(jié) 發(fā)揮材料的設計之美,提升服裝設計趣味性 104
參考文獻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