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利益衡量論的興起發(fā)展和可適用性。通過概念法學引出了與之相對的利益法學,指出以德國為代表耶林的法學家對概念法學進行的批判以及加藤一郎等日本學者提出的利益考量論。作者表明由于法官職權的擴大和法律的適用向三角論逐步過渡,利益衡量是適應社會的必然選擇。同時對異質利益在衡量時的相符性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以結構論分析利益衡量。本書的下篇是對利益衡量的具體內容進行闡釋。首先指出了在利益衡量時應當與公共利益相符合;其次介紹了社會公共利益的具體含義,以及其與當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如何進行衡量選擇;最后通過規(guī)避衡量濫用現(xiàn)象,對于利益衡量的界碑作出了規(guī)定,提出應當以妥當?shù)姆梢?guī)范制度作為利益衡量的標準。
本書是《利益衡量輪》的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共利益衡量”的內容,提出從異質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相符性角度對異質利益的保護進行選擇。有利于法院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更加靈活的看到衡量評價的對象、標準以及如何處理各種利益之間的相互轉換的問題。本書把利益衡量歸納為一種思維方式,提出疑難案件中的異質利益沖突實質上是當事人、群體等不同層次的沖突。與以往學說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以利益的層次結構為基礎對利益展開衡量。
梁上上:現(xiàn)為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fā)表多篇。代表性論文有:《利益的層次結構和利益衡量的展開》《物權法定主義:在自由與強制之間》《論商譽與商譽權》《論公司正義》等;代表性著作有:《利益衡量論》《論股東表決權——以公司控制權爭奪為中心展開》《圖解新公司法》等。
上篇 源 流
第一章 概念法學 / 00
一、法國的概念法學 / 00
二、德國的概念法學 / 0
三、概念法學的主要特征 / 0
第二章 利益衡量的興起 / 0
一、德國的利益法學派:對概念法學的批判 / 0
。ㄒ唬┮值哪康姆▽W對概念法學的批判 / 0
。ǘ┖湛藶榇淼睦娣▽W對概念法學的批判 / 0
二、美國龐德的利益法學 / 0
(一)社會工程與法律利益 / 0
。ǘ├鎸W說與利益綱目 / 0
(三)利益衡量與價值判斷 / 0
。ㄋ模┓陕┒磁c非依法裁判 / 0
三、日本的利益衡量論 / 0
。ㄒ唬┘犹僖焕傻睦婧饬空 / 0
(二)星野英一的利益考量論 / 0
四、對利益衡量的簡要評論 / 0
中篇 重 構
第三章 利益衡量的必然 / 0
一、法律存在漏洞 / 0
。ㄒ唬┓陕┒吹脑 / 0
。ǘ┓陕┒吹念愋 / 0
二、司法性立法 / 0
。ㄒ唬┝⒎C構:由單一走向多元 / 0
。ǘ┓ü俾殭嘧儺悾核痉ㄐ粤⒎ / 0
三、法律適用:從三段論到三角論 / 0
四、利益衡量的意義 / 0
(一)赫克的侄女繼承案 / 0
。ǘ┘犹僖焕傻娘w機事故案 / 0
(三)利益衡量與法律漏洞填補方法的關系 / 0
五、結語 / 0
第四章 異質利益衡量的可能 / 0
一、問題的緣起:異質利益衡量的公度性難題 / 0
二、異質利益衡量的求解路徑:從抽象命題到具體情境 / 0
(一)異質利益衡量需要澄清的誤解 / 0
。ǘ┣蠼怆y題的兩種路徑 / 0
。ㄈ┣蠼怆y題的路徑轉換:從抽象命題到具體案件 / 0
。ㄋ模┬〗Y:異質利益衡量的公度性難題存在求解路徑 / 0
三、異質利益衡量的價值基礎:存在基本的社會共識 / 0
。ㄒ唬┗緝r值的社會共識 / 0
(二)利益位階的社會共識 / 0
。ㄈ┬袨橐(guī)范的社會共識 / 0
。ㄋ模┬〗Y:利益衡量需要的是社會共識,不是公度性 / 0
四、異質利益衡量的規(guī)則基礎:存在具體的制度共識 / 0
。ㄒ唬┓芍贫仍试S以公度性為基礎的利益衡量 / 0
。ǘ┓芍贫炔辉试S以公度性為基礎的利益衡量 / 0
。ㄈ┬〗Y:利益衡量需要的是制度共識,不是公度性 /
五、異質利益衡量的程序:優(yōu)勢利益的制度性選擇機制 /
。ㄒ唬┰V訟程序是異質利益的選擇機制 /
(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表達與利益競爭機制 /
。ㄈ┓ü俚睦孢x擇機制 /
。ㄋ模┎门形臅械睦婧饬颗稒C制 /
。ㄎ澹┬〗Y:程序為利益衡量提供制度理性 /
六、結語:異質利益衡量的公度性難題是可解的 /
第五章 利益衡量的重構:基于利益的層次結構 /
一、利益衡量可能導致恣意:以加藤一郎的“姘居妻”為例 /
二、利益的層次結構 /
(一)利益及其層次結構 /
。ǘ├鎸哟谓Y構的術語解釋 /
。ㄈ├鎸哟谓Y構的法理再解析 /
三、利益層次結構的生成 /
。ㄒ唬├鎸哟谓Y構的生成 /
。ǘ┊斒氯死媾c制度利益的關系 /
。ㄈ┲贫壤媾c社會變遷 /
四、利益衡量的展開:法律適用中的利益衡量 /
。ㄒ唬┲贫壤鏌o缺陷時的衡量:以“姘居妻”案為例 /
。ǘ┲贫壤娲嬖谌毕輹r的衡量:以“玻璃幕墻”事件為例 /
。ㄈ┲贫壤孢`背社會公共利益時的衡量:以醫(yī)療事故為例 /
五、結語 /
下篇 闡 釋
第六章 制度利益的衡量 /
一、制度利益的解構與鋪陳 /
。ㄒ唬┲贫壤娴男愿 /
。ǘ┲贫壤娴慕鈽嫞侯愋突c利益細分 /
。ㄈ┲贫壤娴匿侁 /
。ㄋ模┬〗Y:制度利益可分兩個步驟剖析 /
二、制度利益衡量的規(guī)則 /
。ㄒ唬┲贫壤婧饬康幕鶞剩簯斉c社會公共利益相協(xié)調 /
。ǘ┲贫壤婧饬康娜笾 /
三、制度利益衡量的動態(tài)性功能:牽引法律制度演進的內在動力 /
。ㄒ唬┲贫壤婧饬客苿蝇F(xiàn)存法律制度向前進化 /
。ǘ┲贫壤婧饬颗c法律制度創(chuàng)設的關系 /
四、制度利益衡量的靜態(tài)性功能:判斷法律制度效力的實質準據(jù) /
。ㄒ唬┻`憲審查的實質是制度利益衡量 /
。ǘ┍壤瓌t是制度利益衡量的另一種表達 /
五、結語 /
第七章 社會公共利益的衡量 /
一、公共利益的概念與特質 /
。ㄒ唬┕怖娓拍畹睦迩 /
(二)公共利益概念的特質 /
二、公共利益的法律表達:作為基本原則而存在 /
(一)公共利益的產生:權利與網(wǎng)狀社會 /
。ǘ┕怖娴牡匚唬菏窃瓌t而非例外 /
。ㄈ┕怖娴囊(guī)范類型 /
(四)增進公共利益不是私權的積極義務 /
三、公共利益為獨立的法律原則 /
(一)公共利益與公序良俗的關系 /
。ǘ┎坏脫p害公共利益與禁止權利濫用的關系 /
四、公共利益原則的適用 /
。ㄒ唬┻m用公益原則案例的分布領域 /
(二)公共利益原則的適用樣態(tài) /
。ㄈ┎煌瓌t之間的選擇適用與并列適用 /
。ㄋ模┻m用公共利益原則的法律效果 /
五、公共利益在利益衡量中的展開 /
。ㄒ唬┕怖嫘枰浞咒侁 /
。ǘ┕怖嬖诶婧饬恐械霓q證關系 /
(三)公共利益與類似利益的差異與轉化 /
。ㄋ模┕怖婧饬繎o密結合具體的法律制度 /
六、結語 /
第八章 利益衡量的界碑 /
一、利益衡量的濫用及其原因 /
二、利益衡量濫用的主要樣態(tài) /
。ㄒ唬┮蛉鄙賹娼Y構的整體衡量而導致的濫用 /
。ǘ┮虺嚼婧饬康倪吔缍鴮е碌臑E用 /
三、利益衡量的界碑與法律制度的選擇 /
。ㄒ唬├婧饬康幕A:權利存在于法律制度中 /
。ǘ├婧饬康慕绫c法律制度的選擇 /
。ㄈ┬〗Y /
四、利益衡量的具體界碑 /
(一)“法外空間”不應進行利益衡量 /
。ǘ⿷谕桩?shù)姆芍贫戎羞M行利益衡量 /
(三)應在同一法律關系中進行利益衡量 /
。ㄋ模┩桩?shù)奈牧x存在于法律制度中 /
。ㄎ澹┻x擇妥當?shù)姆梢?guī)范作為衡量的依據(jù) /
(六)法律救濟不能的案件不應進行利益衡量 /
五、結論:利益衡量存在界碑 /
結 論 /
附錄 利益衡量的經(jīng)典裁判文書 /
判決書一 北大方正公司案 /
判決書二 重慶索特鹽化公司案 /
參考文獻 /
后 記 /
索 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