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室――一種能顯示高速帶電粒子徑跡的儀器,它和唐詩宋詞有什么關(guān)系?
一個曾在中國生活30余年的英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歷史和中國詩歌?在他眼中,哪些古詩詞充滿了“美”與“魅”、“奇”與“真”?他是如何用地道的英文表達這些古詩詞的?
本書中11篇精彩的短文和70首古詩詞英譯將為您一一揭曉答案。
本書由3個部分組成:1、10篇英文隨筆短文;2、約70首中國古詩及其譯文;3、英文短文的中文譯文。
第一部分英文短文中,作者從海森堡的不確定性談起,回顧自身經(jīng)歷,談到了中文及中國詩歌的不確定性,并將中國的詩歌和物理學中的夸克進行類比,說明二者都需要在更大的框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詩歌的框架就是中國的歷史,于是作者又簡單介紹了唐宋元三個朝代的中國歷史和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七位詩人,杜甫、李白、白居易、梅堯臣、蘇軾、李清照、陸游,這幾位詩人也是本書所譯大部分詩歌的作者。
第二部分選取了這幾位詩人的主要詩歌作品,以及其他一些同時期的詩作,按照主題劃分(戰(zhàn)爭、難民、老年、天氣、收入不平等、自然災(zāi)害、貧窮、精神健康、氣候變化、酗酒等,作者總結(jié)為:上下奇魅美真)。作者認為這些主題對現(xiàn)代社會有借鑒意義,因此將這些作品譯為英文。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中10篇短文的中文譯文。作者祈立天希望通過這樣的順序安排,說明中國詩歌能將中外文化聯(lián)系起來,說明不同的文化可以在詩歌中相遇,從而相互理解。
適讀人群 :對中國文化、古詩英譯 本書展現(xiàn)了一個英國人看待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詩歌的全新視角,并提供了約70首古詩的英文譯文,譯文不僅忠實于詩歌的原意,更注重用外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意象準確傳達詩歌的內(nèi)涵。全書采取英漢對照形式。作者祈立天(Tim Clissold)是英國人,曾在劍橋大學學習理論物理,后來在中國生活了近30年,深諳中國文化,曾出版過兩本中國主題的書:《中國通》(Mr China: A Memoir,2005)由三聯(lián)出版,被《時代周刊》譽為‘a(chǎn)n instant classic’(即時經(jīng)典之作),并以14種語言在其他國家出版;《中國規(guī)則》(Chinese Rules: Mao’s Dog, Deng’s Cat, and Five Timeless Lessons from the Front Lines in China, 2014)。
祈立天(Tim Clissold),曾在劍橋大學學習物理和理論物理,后移居中國,學習中文。他之前出了兩本中國主題的書:《中國通》(Mr China: A Memoir,2005)由三聯(lián)出版,被《時代周刊》譽為‘a(chǎn)n instant classic’(即時經(jīng)典之作),并以14種語言在其他國家出版;《中國規(guī)則》(Chinese Rules: Mao’s Dog, Deng’s Cat, and Five Timeless Lessons from the Front Lines in China, 2014)。這兩本書講的都是他在中國做生意的經(jīng)歷和對中國文化的感悟,反響不錯,多次登上各大媒體的推薦書單。
Introduction/前言
Poems/詩歌
【上|Up】
【下|Down】
【奇|Strangeness】
【魅|Charm】
【美|Beauty】
【真|Truth】
Translation of Introduction/前言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