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系客觀記錄了新中國6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全面展示了新中國60年來社會主義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寶貴經驗,生動宣傳了新中國60年來我國各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及社會主義中國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所做出的偉大貢獻。該書系所記錄的新中國60年的奮斗業(yè)績和偉大實踐,所載入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都將永遠激勵我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講。
前言
篇 體系初建:1949~1978年
導言
章 短缺經濟與計劃經濟
節(jié)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第二節(jié) 過渡時期與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第三節(jié) “大躍進”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1958~1960年
第四節(jié) 國民經濟不斷調整:1961~1965年
第五節(jié) 十年動亂時期:1966~1976年
第六節(jié) 國民經濟全面發(fā)展的新機遇
第二章 計劃經濟下的金融發(fā)展
節(jié)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金融:1949~1952年
第二節(jié) 個五年計劃時期的金融:1953~1957年
第三節(jié) “大躍進”時期的金融狀況:1958~1960年
第四節(jié) 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金融狀況:1961~1965年
第五節(jié) 十年動亂時期的金融狀況:1966~1976年
第六節(jié) 全面調整時期的金融狀況:1976~1979年
第三章 實物經濟下的金融壓抑
節(jié) 金融體制的高度集中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貧乏的金融產品
第三節(jié) “財政、信貸、物資、外匯綜合平衡”框架下的金融宏觀調控
第四節(jié) 利率和匯率的作用
第二篇 百廢俱興:1978~1994年
導言
第四章 經濟復興十五年
節(jié) 1978~1993年的市場化改革
第二節(jié) 1978~1993年的財政體制改革
第三節(jié) 1978~1993年的宏觀經濟運行
第五章 現代金融體系框架的確立
節(jié) 存款貨幣銀行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jié) 信托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金融市場的初步搭建:貨幣和債券市場
第四節(jié) 金融市場的初步搭建:股票市場
第五節(jié) 金融結構和金融運行
第三篇 邁入現代:1994年以來
導言
第六章 銀行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
節(jié) 國有商業(yè)銀行的改革
第二節(jié) 農村金融機構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中小商業(yè)銀行機構
第七章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繁榮
第八章 證券市場發(fā)展的崎嶇之路
第九章 貨幣市場的興盛.
第四篇 走向世界:1994年以來
導言
第十章 人民幣匯率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第十一章 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管理
第十二章 人民幣匯率和資本項目開放
第十三章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第五篇 宏觀穩(wěn)定
導言
第十四章 貨幣政策:從直接調控到間接調控
第十五章 金融監(jiān)管:從無到有
第十六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xié)調配合
第六篇 結語
第十七章 面向全球化的中國金融發(fā)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