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情:三亞榮譽市民袁隆平》記錄了袁隆平與海南的不解之緣,袁老身上所體現出的科學家精神,完全可以凝煉為“南繁育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他把中國的雜交水稻推向更高的境界,為中國的糧食生產、世界糧食的生產做出貢獻。同時,他作為一位教育家,也在影響著更多人。袁老非常關心海南的科教事業(yè)和人才成長,他曾說海南是他的第二家鄉(xiāng),寫下“南繁育種,發(fā)現‘野敗’成就雜交水稻,我熱愛南繁,熱愛三亞”。袁老心系國家南繁硅谷建設,關心海南涉農機構建設發(fā)展,扶持青年人才,是我們值得尊敬和學習的榜樣。
《南繁情:三亞榮譽市民袁隆平》能讓更多人了解南繁、更好的傳承“南繁育種”精神,能有更多科技人員繼承袁老衣缽,擔當起振興中國種業(yè)以及水稻育種的重擔,實現種業(yè)振興的中國夢。
袁隆平對孕育南繁的海南有著濃厚的情感。瓊南地區(qū)有著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種質資源,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每到秋冬時節(jié),全國各地的育種科研人員將育種材料帶到海南島進行加代繁殖、選育和制種。自1968年冬開始,袁隆平帶著他的團隊踏上了海南這片孕育希望和夢想的沃土,在三亞從事南繁科研工作長達53年,并在海南三亞度過了40多個春節(jié)。2020年9月9日在與曹兵談工作時,欣然寫下“南繁育種,發(fā)現‘野敗’成就雜交水稻,我熱愛南繁,熱愛三亞”,短短幾句,字里行間,無不吐露著對海南無盡深厚的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多次強調弘揚科學家精神。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三亞視察南繁工作,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與科研人員交流時強調“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作為南繁人、種業(yè)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弘揚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科人所凝練的“南繁育種”精神,將種業(yè)芯片牢牢抓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推動我國種業(yè)振興。
《南繁情——三亞榮譽市民袁隆平》一書,把袁隆平一生的經歷、成就和對海南濃厚的情感結合,還原了一位心懷國之大者,扎根泥土且有凌云壯志的科學家形象。本書精選了袁隆平在海南工作期間的百張相片,不僅為了讓讀者直觀的了解袁隆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還向讀者展現了他對海南對南繁的深情,激勵農科人員共建國家“南繁硅谷”,引導大眾關注與“兩彈一星”精神起源于同一時期的“南繁育種”精神,共同弘揚賡續(xù)科學家精神。
《南繁情——三亞榮譽市民袁隆平》的編寫與出版得到了三亞市農業(yè)農村局的支持與資助,是南繁與熱帶高效農業(yè)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南繁育種’精神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研究”的成果。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偏頗之處,懇請各位批評與斧正。
曹兵,研究員,海南大學副校長、九三學社海南省委副主委、第七屆海南省政協常委、海南省南繁協會會長、國家耐鹽堿水稻創(chuàng)新中心理事會副理事長和國際種業(yè)科學家聯合體副主席,創(chuàng)建了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榮獲第八屆袁隆平農業(yè)科技獎、首屆海南省科技工作者、海南省青年科技獎等多項表彰獎勵,曾獲10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被譽為鐘情于南繁的專家。
序一
序二
前言
“南繁育種”精神的倡導者
崢嶸歲月,砥礪前行
家國情懷,心系民生
雜交水稻,南繁而興
精神永駐,育種育人
緣起南繁鐘愛海南一生
一稻濟天下種業(yè)強國夢
南繁育種成就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推廣始于南繁
榮譽市民熱衷海南事業(yè)
教科相融厚植南繁事業(yè)
嚴謹治學桃李滿天下
南繁育種搭建大平臺
支持海南助機構成長
扶持海南培育好苗子
心系國家南繁硅谷建設
建設南繁科研基地標桿
提升國家南繁的影響力
創(chuàng)立國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
弘揚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
以農為本的愛國情懷
“從0到1”的跨越式創(chuàng)新
深耕一線的求真務實
成就大我的無私奉獻
甘為人梯的合作協同
南繁育良種兼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