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柯林斯的五十首新詩和他過去十年的代表性詩作,文本均展現(xiàn)出了極強的趣味性,兼具幽默與嚴肅、詼諧與諷刺。這些詩歌觸及了愛情中的歡欣與失落,詩人從對日常的細微體察出發(fā),以其敏銳的視角與充滿創(chuàng)意的想象力來看待生活中的平凡意象,并通過巧妙的措辭和韻律來捕獲那些流動著的微妙情感,重新照亮日常生活的角落。比利?柯林斯廣受讀者歡迎,一些論者喜歡把柯林斯說成是當代的羅伯特·弗羅斯特?铝炙沟脑姼枳猿梢惑w,別有一番趣致,其作品在國內尚未經過系統(tǒng)的譯介,此次整理出版柯林斯的詩作,對國內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研究者和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一次頗為新鮮的補充。
1. 詩集集中了美國桂冠詩人柯林斯本世紀前十余年的佳作及51首新作,觸及愛情、失落、歡樂和詩歌本身等主題,是閱讀這位“內心豐富、幽默又優(yōu)雅的詩人”的不二選擇;
2.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唐小兵傾情翻譯;
3.當代zui受讀者喜愛的詩人,從詩里可以看到他所生活和書寫的那一個更悠遠、也更淡定的美國。
譯者序
比利 · 柯林斯 (Billy Collins,1941—) 在美國當代詩歌界是個現(xiàn)象級的人物,被廣泛譽為屈指可數(shù)的“公眾詩人” 之一,而且是擁有最大讀者群的公眾詩人。他不僅把一本又一本詩集寫成讓人愛讀的暢銷書, 還以他獨特的諧趣和不動聲色的幽默,把自己的詩歌朗讀會搞得如同脫口秀、音樂會一樣盛況空前,因而又被稱作是詩人中的搖滾明星。
《漫無目的的愛》原文出版于2013年,內容包括詩人從他2002至2011年間出版的四本詩集中遴選出來的90余首作品,以及新作51首。這是柯林斯迄今為止出的第二本自選集,集中了他本世紀前十余年的佳作,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讀本。(詩人在2001年,也就是他60歲時,推出了第一個自選集《繞著房間獨自航行》。兩本自選集之外,他迄今已出版有15本詩集,其中最早的一本于1977年問世。)
從2000年至今,可說是柯林斯人氣最旺的時期。2001年,在紐約市一所文理學院的英語系任教多年的柯林斯,被美國國會圖書館任命為美國桂冠詩人,任期兩年;隨后,他又做了兩年紐約州的桂冠詩人。在這四年及其后的好幾年里,柯林斯先后客串過廣播電臺的綜藝節(jié)目,跟電視臺合作推出詩歌名作欣賞短片,跟著名音樂人同臺對話、多地巡演,甚至還在一個兒童動畫連續(xù)劇里露了一面,演他自己;除了繼續(xù)在大學課堂和各地的詩歌工作坊講授寫作,他還策劃了一個面向中學生的每日一詩網站,制作了一系列討論詩歌寫作和閱讀的視頻放到共享平臺上。因此,柯林斯的“公眾詩人”身份,不僅來自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政府文化機構的認可,也跟他以可觀的能量,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媒介來普及、倡導和推動詩歌密切相關,同時,這些公益性質的文藝活動也給他帶來了更廣泛的讀者。
在柯林斯迄今獲得的眾多榮譽和獎項里,頗具影響的美國詩歌基金會于2004年頒發(fā)給他的“馬克 · 吐溫幽默詩歌獎” 可謂獨具慧眼,實至名歸。頒獎詞贊揚柯林斯“把笑聲帶回到一個憂郁的藝術門類里”!八屛覀兛吹胶玫脑姼璨槐乜偸顷幊林 …… 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他的朗讀讓各地的音樂廳濟濟一堂,很多人是在那里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詩歌”。有趣的是,2005年柯林斯曾在紐約的一個音樂廳舉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朗讀活動,做開場白的是詩人的朋友、著名喜劇演員比爾 · 莫利 (Bill Murray);若干年之后,莫利本人也獲得了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頒發(fā)的 “馬克 · 吐溫美國幽默獎”。
幽默,或者說諧趣,確實是柯林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色,可以說正是幽默讓他的作品成為獨具一格的美國當代詩歌。有評論者指出,柯林斯的詩歌,跟在美國盛行了幾十年的詩歌風格大相徑庭,因為他不追求詩句的隱晦跳躍,不崇尚那種“后浪漫兼超現(xiàn)實” 的想象邏輯。也許正因為此,盡管柯林斯擁有大量讀者,有“美國人最愛讀的詩人”之稱,但迄今為止,他還沒有得到美國詩歌界一些頂尖大獎的青睞,比如由美國詩人協(xié)會召集著名詩人做評審的華萊士 · 史蒂文斯獎,由美國藝術文學院頒發(fā)的類似終身成就獎的詩歌類金質獎(他于2016年成為該院院士),或是每年以一本優(yōu)秀詩集為表彰對象的普利策詩歌獎。這些大獎,正如諾貝爾文學獎,都比較莊重嚴肅,顯然并不急于認可幽默詩歌或是通俗詩人。
對柯林斯來說,把幽默帶進當代詩歌,讓詩歌卸下讓人肅然起敬的面孔,是一個很明確的藝術理念,并不是為了幽默而幽默,更不是用詩歌來搞笑!堵䶮o目的的愛》出版之后,柯林斯在一次采訪中說,他讀中學的時候就很想做一個詩人,但以為詩人都得很痛苦,雖然他天性快活,但還是想努力一把,結果只好做出很痛苦的樣子,真正搞了一回“為賦新詩強說愁”。過了很久,他開始讀到其他一些詩人,才知道詩歌可以很好玩,也才學會可以怎么用詩表達幽默。這些當時啟發(fā)了他的詩人應該包括屬于“垮掉的一代”的勞倫斯 · 費林蓋蒂 (Lawrence Ferlinghetti,1919—2021),如柯林斯在《詩歌的困擾》一詩中所提到的。在那次采訪中,柯林斯還說,讓別人覺得你幽默其實遠比你一本正經要難,因為大家都可以裝出一臉的嚴肅,比如上班坐辦公室的時候,但“你無法裝得很好笑”。
于是,我們不時就會看到柯林斯在他的詩里調侃那些愁眉苦臉或道貌岸然的詩人。比如《子彈飛行研究》這首詩,“我” 看到一幅高速攝影作品記錄下的子彈擊穿一本書的那一刻,便馬上猜想穿透的是哪本書,然后意識到“被處決的那本書 / 是不久前出版的一本詩集 / 作者是我不太感冒的某人”,“我” 由此進而想象那顆子彈穿書而過時,
……
應該沒有遇到什么阻力,
穿過講述他可憐的童年的那些詩
那些哀嘆世界是如此糟糕的詩,
然后再穿過作者的照片,
穿過他的絡腮胡,圓形的眼鏡,
還有他喜歡戴的特有的詩人帽子。
就這樣,柯林斯把一個漫畫化的詩人形象打得七零八落,顏面全無。在另一首詩里,他甚至直接提到一些當代(得了大獎的)詩人,說早上起來讀了他們的作品覺得如此沉重,還不如穿了外套出去散一圈步。
柯林斯詩歌創(chuàng)作的核心關注甚至動力,正是詩歌本身。他深感興趣的,是詩的去神秘化,是詩人的存在和形象的日;,他幽默的對象常常是“我”自己和其他詩人,也包括讀詩和寫詩這些行為。他不會學究式地去談論詩究竟是什么,而是描寫和比喻詩可以做什么,不做什么或是做不到什么。(他早年寫過一首《詩歌入門》,針砭——也可以說是揭發(fā)——各類詩歌課上常見的簡單粗暴的讀詩法。)在他的筆下,寫詩是靠反復練習而形成的習慣,是一份職業(yè)或者功課,需要勤奮,有很多技法和借鑒,更是一種感知世界和發(fā)現(xiàn)生活的方式。
比如《速度》一詩是這樣開始的:
那天早上我在餐車里把筆記本
攤開在腿上并擰下筆蓋,
作家的模樣十足,
包括臉上那個微微皺著的作家眉頭,
但沒有什么可寫的
除了生和死
除了火車汽笛發(fā)出的低沉警示。
……
生和死,情和愛,永恒和變故,孤獨和老年,這些都是柯林斯反復書寫的內容。詩中不斷出現(xiàn)的“我”,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柯林斯——英語系教授,有幽默感的詩人,由中年進入老年的男人,愛爾蘭裔,過著安穩(wěn)舒適的中產階級文化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高度重疊,難分難解,而不是詩人精心營造出來的另一個角色或自我,給自己戴上的一副面具。這個“我” 謙和而不做作,談吐機智幽默而又不乏深刻和犀利,面帶善意的微笑,很少露出愁容或憤怒,當然也有含了訝異和無可奈何的苦笑,有時甚至是淘氣的神色。他讓我們跟他一起讀詩寫詩,回憶往事,沿湖邊散步,去歐洲旅行,飛往各地朗讀,或者是去墓地溜達。仿佛是在不經意間,他會讓我們看到一些尷尬和荒謬,自己和別人的脆弱,也讓我們看到可以怎樣跟死亡或者孤獨開個玩笑。他富于機智的幽默其實是個聲東擊西的幌子, 一位書評者這樣總結說,詩人的內心世界其實要幽暗得多,“而當他用這些幽暗景象的堅硬棱角給你一擊的時候,你會覺得天旋地轉”;钪斎缓芎茫铝炙棺约阂舱f,但一切都會終結,因此每一頁詩上都有死神的影子。
比利·柯林斯
1941年出生于紐約曼哈頓,曾執(zhí)教紐約市立大學雷曼學院。2001至2003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任命為美國桂冠詩人,2004至2006年,任紐約州桂冠詩人。2016年,入選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院士。
出版有自選集《漫無目的的愛:詩選與新作集》(2013)、《繞著房間獨自航行》(2001)兩部自選集,以及《葡萄牙的雨》(2016)、《死者的星象》(2011)、《子彈飛行研究》(2008)等15部單行本詩集。
譯者
唐小兵
1984年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yè),1991年獲美國杜克大學文學博士,其后在美國多所大學執(zhí)教多年,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文化史,出版有《流動的圖像:當代中國視覺文化再解讀》(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和《中國先鋒藝術的起源:現(xiàn)代版畫運動》(加州大學出版社,2008) 等學術著作,編譯有《我深愛我們一起相處的這些夜晚:美國當代詩選》(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2019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2021年策劃香港詩歌節(jié)基金會舉辦的“突圍:朗誦與對話”系列的第二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