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實施指南 張紅衛(wèi) 王盛
定 價:89.9 元
當前汽車工業(yè)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汽車試驗駕駛員作為汽車整車產品性能試驗檢測的直接參與者和質量控制的關鍵要素,對其崗位工作能力、評價方法和管理要求做出科學、合理、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書從當前汽車試驗駕駛員管理現(xiàn)狀出發(fā),詳細解釋了《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T/CMIF 1652022)標準,進而明確了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與考核管理的相關要求,提出了汽車試驗駕駛員培訓機構與考核機構建設的相關技術方案和運行規(guī)則,展望新技術的發(fā)展,最后以案例分析闡明建立標準的意義。本書可用作汽車試驗檢測機構以及汽車試驗駕駛員培訓考核機構的業(yè)務培訓和技術管理資料,也可供對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感興趣的駕駛員、技術與管理人員等學習參考,還適合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從業(yè)人員深入學習。
1.《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實施指南》對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團體標準《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T/CMIF 1652022)進行了詳細解讀。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實施指南》明確了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與考核管理的相關要求,并且加入案例分析來闡明建立標準的意義。3.《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實施指南》的出版促使各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規(guī)范、有效執(zhí)行標準要求,及時、充分了解相關技術發(fā)展趨勢與管理政策。
眾所周知,汽車作為一種現(xiàn)代交通工具已成為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強化國防能力建設的重要產品。我國的汽車工業(yè)已有7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余年的快速發(fā)展,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yè),不僅汽車年產銷量多年達到2600萬輛級別且穩(wěn)居世界首位,截至2023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35億輛,真正開啟了汽車社會模式、步入汽車大國行列。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一方面,汽車產品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是影響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標志性商品,事關各行各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億萬百姓的幸福生活,其產品質量已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焦點和投訴及糾紛爭議對象;另一方面,汽車行業(yè)面臨著安全高效、綠色低碳、智能網聯(lián)的發(fā)展形勢與要求,以及全球新技術發(fā)展與應用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更加嚴酷的背景。 縱觀世界汽車發(fā)展歷史和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經驗,汽車產業(yè)與產品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大多朝著型式認證、自我認證等方向發(fā)展、實踐。無論何種管理模式,都需要基于科學、適用、規(guī)范的試驗檢測來證實產品質量、保證行政審批的有效性。汽車試驗檢測機構作為汽車產品的體檢師,對產品質量的正確評判至關重要,其結果直接在產品、企業(yè)的生產銷售中發(fā)揮作用,并關系到廣大用戶的使用安全和滿意度,還會對國內外經濟貿易的正常開展以及社會和諧穩(wěn)定產生影響。為有效提升汽車道路試驗質量與安全水平,根據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機械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汽車摩托車檢測認證聯(lián)盟的工作部署,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牽頭,聯(lián)合相關汽車檢測機構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按照相關標準化管理規(guī)定,完成了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團體標準《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T/CMIF 1652022),并于2022年2月1日實施。 為充分發(fā)揮標準的規(guī)范與引領作用,切實做好標準的宣貫培訓工作,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和工作人員結合標準研究過程中的技術積累和研究成果,策劃編寫了本書,以便于各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廣大讀者能夠全面、準確理解標準內容,規(guī)范、有效執(zhí)行標準要求,及時、充分了解相關技術發(fā)展趨勢與管理政策等。本書分為6章,由張紅衛(wèi)、王盛擔任主編,晉杰、趙淑華擔任副主編,主要負責全文策劃、技術指導、編寫統(tǒng)稿等工作。第1章為概述,介紹了汽車試驗質量、安全和駕駛員管理現(xiàn)狀,闡述了本標準制定與實施的目的和意義,主要由張紅衛(wèi)、王盛等編寫;第2章為《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與評價方法》標準釋義,對標準制定的原則、標準結構、主要內容及作用,以及各條款的內涵、制定依據和應用要求等進行詳細說明,主要由張紅衛(wèi)、晉杰、曹晉陽、孟興凱、趙淑華、曾三華、劉智超、賈琰歌等編寫;第3章明確了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與考核管理的相關要求,主要由晉杰、孟興凱、曹晉陽、趙淑華、李軍等編寫;第4章提出了汽車試驗駕駛員培訓與考核機構建設的相關技術方案和運行指南,主要由晉杰、曾三華、曹晉陽、孟興凱、賈琰歌等編寫;第5章梳理分析了當前汽車駕駛員培訓領域新技術發(fā)展應用情況、汽車產品新技術發(fā)展應用趨勢及其對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的新需求等內容,主要由晉杰、曹晉陽、孟興凱、劉智超、曾三華等編寫;第6章收集、歸納、分析了汽車試驗檢測以及道路運輸活動中與駕駛員直接相關的幾類典型事件或事故的實際案例,主要由張紅衛(wèi)、晉杰、曾三華、張鵬、李亦軒等編寫。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CNAS機械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汽車摩托車檢測認證聯(lián)盟秘書長、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質量工作部副主任裴二陽與韓京城處長,CNAS吉黎明處長,全國道路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蔡鳳田研究員,陸軍試驗訓練基地第四試驗訓練區(qū)總體所魏健所長,汽車駕培技術研究資深專家、長安大學王生昌教授,以及CNAS資深主任評審員、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研究員樊江濱、郭強等專家的悉心指導和審議。中公高遠(北京)汽車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參與了標準制定工作,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長春汽車檢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凱瑞車輛檢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等單位為汽車試驗質量安全典型案例分析提供了寶貴資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編者
張紅衛(wèi),先后負責長春、天津、北京通州等國家級汽車檢測機構的運營管理、發(fā)展建設和相關的行業(yè)服務工作,現(xiàn)任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運專業(yè)學術總師。長期從事汽車及相關產品測試技術研究、質量管理與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汽車新技術及汽車運用工程技術研究,以及營運車輛技術管理相關政策、標準的研究制定和行業(yè)服務工作等。主持或主要參與完成了涉及車輛與道路運輸領域國家/行業(yè)科技專項的課題研究、交通運輸標準化研究等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開展汽車產品設計及生產使用、質量檢驗評定、強制性檢驗、營運車輛達標管理等國家/行業(yè)標準制修訂60余項;負責或主要參與了甩掛運輸試點示范、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專項行動、交通運輸節(jié)能減排專項行動計劃等。已獲得發(fā)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及軟件著作權6項,發(fā)表技術論文、論著50余篇/部。
前言第1章概述11.1汽車試驗質量、安全與駕駛員管理現(xiàn)狀11.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及評價方法》標準的意義3第2章《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素質要求及評價方法》標準釋義72.1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72.2相關條款解讀92.2.1關于1 范圍的釋義92.2.2關于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的釋義112.2.3關于3術語和定義的釋義132.2.4關于4 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級別劃分的釋義152.2.5關于5 通用要求的釋義172.2.6關于6 駕駛員試驗技能素質要求的釋義222.2.7關于7 駕駛員技能素質評價方法的釋義312.2.8關于8 駕駛員技能級別標識的釋義392.2.9關于9 駕駛員技能的確認與保持的釋義472.2.10關于附錄的釋義49第3章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與考核管理643.1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管理643.1.1汽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要求643.1.2汽車試驗駕駛員培訓管理要求693.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考核管理733.2.1汽車駕駛員考核管理要求743.2.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考核管理要求773.3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級別標識管理82第4章汽車試驗駕駛員培訓與考核機構建設844.1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培訓機構建設指南844.1.1資質與管理844.1.2教練車輛884.1.3教練場地894.1.4教學設施設備894.1.5辦公場所及教室904.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考核機構建設指南914.2.1資質與管理914.2.2考核車輛954.2.3考核場地964.2.4考核設施設備974.2.5辦公場所及教室974.2.6特定情況補充要求98第5章新技術發(fā)展應用與展望995.1汽車駕駛員培訓新技術995.1.1網絡遠程教學技術995.1.2基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駕駛培訓模擬器1015.1.3駕駛適宜性評價新技術1045.2汽車試驗駕駛員技能要求新領域1075.2.1汽車臺架試驗駕駛1075.2.2智能網聯(lián)汽車1085.2.3新能源汽車120第6章案例分析1236.1試驗安全案例1236.1.1案例一1236.1.2案例二1266.1.3案例三1296.2試驗質量案例1306.2.1案例一1306.2.2案例二1346.3道路交通安全案例1386.3.1案例一1386.3.2案例二144參考文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