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約二十年前,筆者應臺灣建安出版社之約,邀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完成了《國學三百題》的編寫工作。該書于1987年在臺灣出版。當時大陸雖然已經開始出現國學熱,但是遠遠未達到社會普及的程度,因此不能同時在大陸出版。但是筆者堅信,世界文明的進程存在著某些共同的規(guī)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固然要與時俱進,但是它們文化中的某些深層的東西是不會變的,中華民族永遠也不會變成歐羅巴民族。不僅如此,一個國家當然要注重物質利益,但是還必須有某些超越物質利益的東西,這樣才不會變成全民的物質至上,唯利是圖。這種東西在不同民族國家有不同的表現,在西方國家是宗教,在中國就是國學。
緒論
1.什么是國學
2.當代為什么會出現國學熱
3.國學將為現代中國提供什么樣的文化資源
4.國學典籍的基本分類有哪些
5.中國古籍知多少
第一編經部——經學與經學家
1.什么是經學
2.《周易》是怎樣產生的,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3.《尚書》是怎樣一部經典
4.《詩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周禮》是怎樣一部經典
6.為什么說《儀禮》是一部記載古代習俗禮儀的經典
7.《禮記》為何在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8.《春秋公羊傳》是怎樣一部經典
9.《春秋谷梁傳》是怎樣一部經典
10.《春秋左氏傳》是怎樣一部經典
11.《論語》是怎樣成書的,其中心思想是什么
12.《孟子》有何價值
13.《孝經》為何字數雖少卻影響深遠
14.為什么說《爾雅》是最早的一部詞典
15.兩漢經學的狀況如何,今古文之爭是怎么回事
16.魏晉南北朝的經學有何發(fā)展
17.唐宋明清經學有何成就
18.孔字
19.孟子
20.鄭玄
21.陸德明
22.孔穎達
23.顧炎武
24.戴震
25.阮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