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法系之一,要更好地了解外國法律制度,就必須學習英美法。本書與作者另著的《英美法審判程序與司法推理》和《英美法判例讀寫教程》系列教材正是為學習英美法律制度編纂而成。本書主要介紹英美合同法和侵權法的實體法內容,針對每一部門法的特點,分別討論合同的成立、履行與抗辯,以及故意侵權、過失侵權與嚴格責任
本書主要為復旦大學治國理政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論壇優(yōu)秀研究成果的集合。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旨在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樹立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扎根中國大地、深入基層實踐,暢談歷史經驗、探索治理之道,匯聚各方智慧、展現青年擔當。入選論文深入研究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背景、發(fā)展過程、內涵特征
第一章茶廉文化概述1.1茶廉文化的定義與內涵1.2茶廉文化的歷史淵源與傳承1.3茶廉文化的地域特色與民族性1.4茶廉文化的基本理念與價值觀第二章茶道精神與廉潔文化2.1茶道精神的內涵與特點2.2茶道精神與廉潔文化的聯系2.3茶道精神中的廉潔元素2.4茶道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與影響第三章茶文化中的誠信理念3.1誠信理念
本書按照政治學核心理論概念設計內容體系,結合最前沿的政治學理論進行全新的編寫,共分10章,包括政治、權力、合法性、國家、政體、政府、政黨、民主、選舉等。全書敘述框架完整,內容簡明扼要,引經據典,文風也比較輕松,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可謂是一部嚴肅活潑的政治學類教材。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政治學專業(yè)乃至社會科學本科生的教材,
本書共5章。第一章社會意識變遷的歷史軌跡,包括所有制觀念的變遷、民族主義的流變、消費主義的興起、個人主義的演變;第二章知識分子的社會意識變動考察,包括知識分子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合與疏的變奏、知識分子社會意識的分化與多元化:以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思潮為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的社會意識變化;第三章民間社會意識的形成機制與變化趨向,
本案為明清十大“奇案”之一,《大宋提刑官》以此為藍本,本案有2個截然相反的版本,十分離奇,陷入“羅生門”。本書通過對案件的分析,再現了十八世紀中國司法制度的優(yōu)越:理性官僚組織之嚴密、文書系統、審訊程序、破案限期、法醫(yī)制度等等。但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刑訊始終是司法制度內的“標配”之一;法醫(yī)地位極低,其專業(yè)意見被官員隨心所欲
《前路何方:當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走進現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眾化》系列叢書中的第五本。全書共分為五章,分別從金融資本主義當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定位、壟斷與食利當代資本主義的總體特征、增長中復辟當代資本主義的變化調整、新技術-產業(yè)革命當代資本主義的續(xù)命法寶、系統性危機當代資本主義的現實困境等方面論述當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0世紀60年代是戰(zhàn)后日本社會劇烈震蕩的時代,是一段必須正視的歷史,安田講堂事件,又是風起云涌的60年代的一個高潮。 本書是一部青春史詩,它不僅再現了那個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1969年1月東京大學安田講堂內外,青年學子以血肉之軀對抗高壓水龍與催淚彈的悲壯畫面而且深入反思和挖掘了這場運動背后的歷史背景、思想脈絡以及革命烏托
《2025考研政治背誦手冊》供參加2025考研的考生使用,適合考研政治強化鞏固提升及沖刺階段。內容較為凝練、方便復習背誦。它在內容上以最新版的考研政治大綱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為藍本,根據考研政治考試的特點、考試的重要性程度,對考點知識進行了梳理,并結合考生在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易混淆知識進行了對比,總結了考生常用
思想道德建設是指包含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意識形態(tài)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等的綜合性、系統性的建設工程。本書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對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基礎、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價值指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