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外歸來的歷史學家,蔣廷黻兼重中外歷史,兼采中外史學研究方法,取得了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卓越成果,被學界稱為中國近代史“開山的人”;又因其后來棄學從政,獲得對國際關系和中國外交的經驗性理解和觀照,這又滋養(yǎng)了他的研究。因此,他不多的學術性文章和隨筆在今天看來彌足珍貴。本書盡可能從多渠道蒐集了蔣廷黻涉及近代中國的文字,可能
翦伯贊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不僅其專著(如《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在史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其史學論文(如《論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論中國古代的農民戰(zhàn)爭》及有關《紅樓夢》研究、歷史人物評價等),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本書以北京大學歷史系張傳璽教授搜集、整理的底本為基礎,
李宗侗治學,上探古史,下及近代,對中國古代史、晚清史、史學史等均有專門研究,成一家之言。本書收錄作者論史文章30篇,選自作者幾部代表性著作。全書由三個部分和附錄組成。第一部分,“中國史學起源”收錄作者論述中國史學源流的論文12篇;第二部分,“史家與史官”收錄作者論述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史學著作的文章10篇;第三部分,“歷
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以研究明史尤其是明朝政治史著稱,他對皇權、紳權和相權的研究超越同時代人,思想深刻,觀點卓越,其代表性論文《論皇權》《論紳權》《胡惟庸黨案考》影響深遠,堪稱經典,為了解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政治結構和政治運作提供了門徑和方法。另外,他關于海瑞罷官的研究,關于相權與皇權沖突的闡述,成為現(xiàn)象級事件。本書收錄吳晗相
本書是一部以“北京胡同”為對象的攝影集!氨本┖弊鳛楸本┦芯幕囊粋縮影,集中表現(xiàn)出了其建筑藝術之美與北京的人文特色。作者以攝影這一表達方式,用“胡同形制”與“胡同人家”兩部分客觀記錄了北京胡同的現(xiàn)狀,引導人們用一種同等價值的視覺習慣和心理去看待自己身邊司空見慣卻又視而不見的事物,從而帶給人們某種思考和意義。
本書是《(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階段性成果,在《(新編)中國通史》框架結構基礎上,提綱挈領理清中國歷史進程和社會形態(tài)演變的主線,簡明扼要講明中國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中國文明特質。本書敘事年代從文明起源一直到新時代。采用章節(jié)體,敘述歷朝歷代主要史實,抓住各個社會發(fā)展階段顯著特點,從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不同側面展現(xiàn)客觀
本書分章節(jié)詳細介紹了2021年全國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第一篇考古學研究以時間順序介紹了2019年度各個朝代考古遺跡的發(fā)掘及研究情況。第二篇分省介紹了該年度考古發(fā)掘情況。第三篇介紹了我國考古工作者赴海外進行合作考古的情況。第四篇介紹了該年度考古學界的學術會議情況。第五篇是該年度考古學專業(yè)教學情況。第六篇介紹了當年逝世的
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其中有一項——“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
《把100件國寶裝進一本書》所選取的100件國寶里,從漢白玉到菊花石、從孔子鳥到唐代算珠、玉壺冰琴……藏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本書將每件國寶的介紹濃縮在300字以內,并將文字配以拼音,一頁介紹一件文物,讓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兒童足不出戶,就能暢游博物館,賞遍國寶級文物;讓家長抓住孩子的黃金啟蒙期,幫孩子搭建歷史框架,變
本書為讀者介紹了唐宋八大家中每一位成員的生平,可以讓讀者更有趣、更真實地了解這八位名家的逸聞趣事,同時激發(fā)讀者學習他們作品的興趣。并配以經典文章及自創(chuàng)繪畫,讓讀者在了解各位名家的奇聞趣事之時,也能品味中華文化中的“古文”之美,有助于讀者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