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頤和園承辦的“園說”系列展覽的圖錄之五。展覽延續(xù)園說文化脈絡,以文物為載體,系統講述中國園林發(fā)展歷史和藝術特征,今年的主題是"南北名園和合競秀",以北方皇家園林和南方私家園林“對話”的形式,生動呈現出南北園林相
本書輯錄遼寧省錦州市北鎮(zhèn)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現存元明清碑刻(元碑刻12通,明碑刻15通,清碑刻29通)原碑及拓本高清晰照片(每通碑刻配3-5張高清晰照片),并輯錄碑文文字,輔以相關說明文字。本書全面清查、拍攝北鎮(zhèn)廟碑刻,并對碑刻文字重新輯錄、校
本輯內容為《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共有314支竹簡.依照目錄木牘,十三篇的次序為《守法》《要言》《庫法》《王兵》《市法》《守令》《李法》《王法》《委法》《田法》《兵令》和《上篇》《下篇》。1982年《銀雀山漢簡(壹)》正式出版時分為十篇,此次再整理,根據簡的內
《六韜》包括《文師》《六守》《守土》《守國》《發(fā)啟》《文啟》《三疑》以及《佚文》六篇和《佚文叢殘》共計十四個部分。竹書殘損嚴重,經過整理共編聯綴合成竹簡135支。附錄中主要記錄了相關文本比較表、竹簡整理信息表、復原信息示意圖以及參考文獻。
《抗戰(zhàn)大后方的甘肅》是西南大學潘洵教授主編的“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分省研究叢書”七部之一。。該叢書以抗日戰(zhàn)爭為時段,分別對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四川、云南、廣西、貴州、甘肅、陜西、寧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犊箲(zhàn)大后方的甘肅》共37萬字,該書運用資料收集法、文獻考證法、對比分析法及統計學等
本書是一部關于武漢大學優(yōu)秀學子的文集,書稿分為四篇,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優(yōu)秀武大學子的成長經歷,講述了這些武大學子在武漢大學求學和以后工作的經歷。編者選取這些成功的案例,旨在通過分享這些優(yōu)秀校友的的成功經驗,探討他們取得成功的不同路徑,以激勵后來的學子作為其成長的源動力,促進這些后來的學子的個人發(fā)展,并為國家作出貢獻。
圖文書。本書是一部專門介紹蘭州地名文化的圖書。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土,本書作者從蘭州各種地名的形成、發(fā)展和相關故事入手,經過十多年潛心研究,對蘭州三千多個地名、一百多座山脈、五十多條河流、數十條古街和一百多個相關傳說故事做了全面的考證和嚴謹書寫,同時還對蘭州的地理地貌、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做了詳細
本書采用線描、拓印等方式展示武威境內豐富的巖畫遺存,主要有人、馬、牛、羊、駱駝、鹿、符號、文字等內容。
《小灣鎮(zhèn)志》是地方志叢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1993年3月以來歷經4次修編而成。本志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按照《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guī)定》要求,全面系統地記述小灣鎮(zhèn)的歷史和現狀。本志上不定限,下限2020年12月31日,個別章節(jié)的特殊記述根據需要適當下延。體例結構為章、節(jié)、目體,采用述、記、志、傳、介、
《(道光)歸州志書》,歸州志明代曾幾次纂修,后因鼎革之際,典籍散佚。至康熙四年(1665)曹熙衡蒞任,未得見明修舊志,遂從事纂輯。后曹熙衡離任,志未完而繼任者王景陽繼其事,至十一年書成。其為門凡八,目四十有六。有康熙抄本。《(乾隆)歸州志》,州志自王景陽增修后,百二十年未經增補。曾維道未修完即離任,致使此志未能刊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