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智良、姚霏、陳麗菲編*的《侵華日軍慰安婦問題研究》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調(diào)研叢書》之一,致力于在整體面貌上揭開日本在中國實施軍事性奴隸制度的歷史真相,使世人知曉二戰(zhàn)時期日軍在中國的“慰安所”布點以及被強征的“慰安婦”被難的真實概況。
李元江所*的《朝鮮戰(zhàn)爭的文化解讀》通過翔實的史料、大量的回憶錄以及解密文檔,對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中國出兵朝鮮、美國參戰(zhàn)的情況以及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各大國之間的關系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書內(nèi)容豐富,深入淺出,既具有學術性,又具有欣賞性,是專家學者和普通大眾的可讀之書。
本書以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將軍妻妾們所居住的大奧(相當于德川幕府家的“后宮”)為背景,從大奧歷史、大奧女官的生活、愛情、幕府滅亡等不同角度揭秘了大奧內(nèi)不為人知的女性生活及其愛恨情仇。重點人物包括構筑大奧基礎的春日局,游走在激蕩的幕府末期的和宮公主,俸祿近為1000萬日元但服裝補貼竟有1600萬日元的御年寄,被側室和御伽坊主
本書內(nèi)容涉及日本政治與外交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研究、日本經(jīng)濟與金融研究、日本歷史與社會研究、專題研究、海外專稿等方面。
《鐵證如山3: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郵政檢閱月報專輯2(英文版)》輯錄的是1940年郵政檢閱檔案,這些檔案是侵華日軍自己形成的檔案,完全出自日本侵華歷史的制造者、親歷者和見證者之手,歷史性和真實性不容置疑。反映日本侵華暴行歷史鐵證,控訴日本軍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和踐踏中國人民人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對維護二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
《鐵證如山3: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郵政檢閱月報專輯2(日文版)》輯錄的是1940年郵政檢閱檔案,這些檔案是侵華日軍自己形成的檔案,完全出自日本侵華歷史的制造者、親歷者和見證者之手,歷史性和真實性不容置疑。反映日本侵華暴行歷史鐵證,控訴日本軍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和踐踏中國人民人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對維護二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
《鐵證如山3: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郵政檢閱月報專輯2(俄文版)》輯錄的是1940年郵政檢閱檔案,這些檔案是侵華日軍自己形成的檔案,完全出自日本侵華歷史的制造者、親歷者和見證者之手,歷史性和真實性不容置疑。反映日本侵華暴行歷史鐵證,控訴日本軍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和踐踏中國人民人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對維護二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
《泰戈爾筆下的印度》中勾勒了印度自古至今的淺顯軌跡,探討了印度古代經(jīng)典的深厚內(nèi)涵;展示了印度近代一幅幅真實的歷史畫卷;以犀利的筆觸分析重大社會問題;對印度的婚姻制度、社會弊病、風俗習慣、祭祀慶典,表達他的深刻見解。閱讀他的詩性論述,不僅能了解印度民眾別樣的行為方式和風土人情,也能獲得美的享受。
顧名思義,書名就是日本文化的象征!熬铡北臼侨毡净适壹一,“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作者用“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性格。1951年該書被列入日本《現(xiàn)代教養(yǎng)文庫》,到1963年已再版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紹“日本學”名著的書中稱贊此書是現(xiàn)代日本學
《阿拉伯研究論叢》是教育部區(qū)域和國別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辦的關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內(nèi)容聚焦于廣大阿拉伯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論壇為依托,選取學者于論壇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編選成冊,以有益于國內(nèi)阿拉伯研究的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