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雕版是由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組織編寫的,采用人工雕版,對龍藏地藏經進行原樣復制,旨在傳承和保護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雕版印刷工藝,進行珍品復原再造工作,推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兜夭仄兴_本願經》二卷,《龍藏》千字文編號[斯九]、[斯十]。
《葉秀山全集》(12卷本)是我國已故著名哲學家、美學家葉秀山先生公開出版或發(fā)表的專著、論文、散文、隨筆、訪談、講演等的結集。葉秀山先生一生在哲學研究領域都自覺地實踐“以中國學者的問題意識研究西方哲學,以西方哲學的理論視野研究中國傳統(tǒng)思想”這一原則,并始始終堅守在第一哲學層面上展開對西方與中國一系列最重要的哲學思想的研究
《論語詮解》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解讀。本書立足學術前沿,謹遵學術規(guī)范,結合新近出土文獻進行深入研究,補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學研究的不足,并對一些《論語》誤讀提出了新見。《論語詮解》體例由“概說”、“詮釋”和“解讀”三部分組成,每篇一個總“概說”,概括說明各篇的內容、主題思想及學術價值。各篇的每一章又分為“詮釋”和“解讀”
魏了翁一生學術大體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以博識記誦之學為主,后期以道學義理為宗。不過,魏了翁以學有根柢、務有心得為宗旨,始終脫離不了博識深研、以古注疏為基礎,下學上達,深造自得的特色。 (一)博識記誦,學有根柢; (二)宗尚道學,兼融其他; (三)學必自涉,務有心得; (四)治學廣博,兼涉經子文學。
分別是宋胡寅的《斐然集》、胡宏的《五峰集》以及岳飛的《岳少保忠武王集》。其中《斐然集》一稿校點者綜,F(xiàn)存的各種抄本,并參!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贰稓v代名臣奏議》《永樂大典》、宋人別集、明代方志等引錄詩文材料,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最接近胡寅原著的版本。《五峰集》與《岳少保忠武王集》也是精心校點之作。
《儒藏》是儒學文獻的大型叢書,是儒學文化及其歷史的集中反映。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注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xiàn)儒家思想文化發(fā)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盡量選用最好的底本,按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本冊隸屬經部春秋類公羊傳之屬,收錄清陳立《公羊義疏(公羊義疏卷二十六至公羊義
《儒藏(精華編88經部春秋類公羊傳之屬)》為《公羊義疏》,經部春秋類公羊傳之屬,清陳立撰。陳立以為,孔廣森、劉逢祿等治《公羊》者,文多乖違,非《公羊》之家法。有鑒于此,陳立本于何休作義疏,廣搜眾書,引三禮為說,對文字訓詁、禮制考釋、地理探求等,多有發(fā)明。 本次校點整理以光緒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刻《清經解續(xù)編》本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東南大學道德發(fā)展智庫已經完成三輪中國道德國情調查(2007年、2013年、2017年),四輪江蘇道德省情調查(2007年、2013年、2016年、2017年),結集出版“中國倫理道德國情數(shù)據(jù)庫”系列,包括“江蘇省道德國情數(shù)據(jù)庫”、“中國道德國情數(shù)據(jù)庫”、“道德國情比較數(shù)據(jù)庫”、“道德國情調查資料
《子藏·道家部·老子卷》(全120冊)收録目前所知有關《老子》之白文本、注釋本、節(jié)選本、校勘本、批校本及相關研究著作等四百五十七種。本書將版本的遴選放在編纂工作的首位。如民國間上海涵芬樓影印北京白雲(yún)觀所藏明正統(tǒng)《道藏》本刪掉了衆(zhòng)多扉畫與印章,影響到其版刻價值,本書直接以北京白雲(yún)觀原藏梵夾裝明正統(tǒng)《道藏》本爲底本,還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