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對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各機構(gòu)所發(fā)布的各軍事文件進行整理研究的基礎(chǔ)上編寫而成,共收錄了1931-1945年的600種各類國民政府軍事文件,主要涉及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國民政府行政院及所屬財政部、交通部、糧食部、教育部、農(nóng)林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及所屬軍政部、軍令部、軍訓(xùn)部、政治部等重要部門與軍事相關(guān)的工作計劃
本書所收錄的檔案均為廣州市國家檔案館館藏民國檔案,主要包括民國時期廣州對日本侵略的防范、廣州社會各界支持抗日救亡、廣州防范日軍轟炸措施及受損情況等檔案史料,真實記錄了日軍侵略廣州的罪行和廣州人民反抗侵略的歷程。 本書選稿起自一九三二年,迄至一九三八年,共收錄檔案149份,按照“主題——時間”體例編排,全書共分為三個部
全書分為《國語》所載史事發(fā)生與《國語》成書時期、漢代、三國時期、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代、清代、民國時期、近七十年來等九個階段,對《國語》成書、性質(zhì)、音義注釋、評點、文獻版本考訂、《國語》佚注輯佚等《國語》研究脈絡(luò)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歷時梳理與總結(jié),對《國語》研究的階段性特征進行了揭示,發(fā)掘了一批很有學術(shù)價值的
武漢大學圖書館所藏明武宗、世宗、穆宗三朝實錄是國立北平圖書館藏本、抱經(jīng)樓藏本及廣方言館藏本這三大版本系列之外,數(shù)量較大、價值較高的《明實錄》散藏本,均為抄本,總體上保存較好,卷數(shù)較多。其中,《明武宗實錄》存卷1至卷164,《明世宗實錄》存卷22至卷566,《明穆宗實錄》存卷1至卷26、卷30至37、卷53至70,均為首
江蘇常州地方叢書影印。本書是清代一部輯錄常州地方文獻的郡邑類叢書,也是常州地方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書成于清光緒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894—1898)間,由繆荃孫、汪康年等人協(xié)助盛宣懷編刊而成。該書分為初集和后集,共輯書70多種,近700卷。所收錄各書依經(jīng)史子集分類序列。本書收錄了自南北朝至清代常州籍60多位先賢的各類
中國地方志的編修歷史較為久遠,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編修理論、方法等。這些理論、方法及與方志相關(guān)的文化含義在方志編修者的序、跋中多可找到重要參考。本叢刊收錄的主要是《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和其他方志叢刊著錄和收錄的、現(xiàn)可見的方志之序、跋,旨在將歷代方志所載序跋網(wǎng)羅一帙,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寫的序和跋,盡量收入其中。在編排
本書內(nèi)容已經(jīng)外聘專家審讀審核通過后同意安排出版。滿鐵(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是九一八前后日本政府推行其”經(jīng)營滿洲”政策的的代行機構(gòu),在九一八事變前后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書選取遼寧省檔案館藏的有關(guān)滿鐵和九一八事變的檔案資料250多件,2200多幅照片,卷軼浩繁,內(nèi)容豐富。本書選取的滿鐵檔案中,是與九一八事變相關(guān)的檔案資料,反
《中國近代史地文獻叢刊》是一套中國近代歷史地理文獻的影印本,“中國近代文獻保護工程”系列圖書的一種!秴部肥俏覈鴼v史地理學長期以來翹首以盼的一部實用性文獻叢書,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構(gòu)建完備的資料庫。本套書為《叢刊》的歷史篇,由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教授任執(zhí)行主編,共20冊,收錄34種,廣泛匯集中國近代各種類型的歷史文
“抗日戰(zhàn)爭檔案匯編”叢書是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抗日戰(zhàn)爭研究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wù),由國家檔案局組織全國各級綜合檔案館編纂出版的系列圖書!犊箲(zhàn)時期西安防空檔案匯編》為該叢書之一種,共2冊?箲(zhàn)時期,西安由于位當西北咽喉,恰成前方之后方,后方之前方,雖未直接遭受日寇鐵蹄蹂躪,但卻遭受日機長達7年之久的狂轟濫炸
《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本書選用的底本是上海圖書館藏南宋紹興間(一一三一至一一六三)淮南東路轉(zhuǎn)運司刊本《史記》,舊題蜀大字本《史記》。存三十卷。有莫友芝、康有為等人識語。正文十六冊,另附題跋一冊。鈐有“吳寬”“韓世能印”“郁松年印”“楊守敬印”諸印。此本是宋刻原版,“初印精湛,無一補版”,在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