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嵊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牛蔭麐、羅毅修,丁謙、余重耀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鉛印本。書前有羅毅序、余重耀序,凡例,以及折頁測繪縣境圖等24張,后有圖考刊誤。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水利,卷四賦役,卷五、六為學校,卷七、八為祠祀,卷九、十為職官,卷十一、十二為選舉,卷十三風土,卷十四至二十二為人物,卷二十
《(萬歷)紹興府志》五十卷,明蕭良榦修,明張元忭、孫鑛纂。明萬歷十五年刻本。 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有圖。書前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郡人趙錦元撰敘,郡人張元忭撰敘。卷一為疆域志,卷二為城池志,卷三為署廨志,卷四至卷八為山川志,卷九、十為古跡志,卷十一為物產(chǎn)志,卷十二為風俗志,卷十三
《(同治)嵊縣志》二十六卷,首末各一卷,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清嚴思忠、陳仲麟先后主修,蔡以瑺等人纂輯。書前有時任紹興府知府海霈序,嚴思忠序,陳仲麟序,另有修志名籍、例言及縣志諸圖。卷一為地理志,卷二、卷三為建置志,卷四為賦役志,卷五、卷六為學校志,卷七、卷八為祠祀志,卷九、卷十為職官志,卷十一、卷十二為選舉志,
《(光緒)上虞縣志》四十八卷,首末各一卷,扉頁有牌記“光緒庚寅九月開修次年十二月書成”字樣。卷前有卞寶第、潘衍桐、唐煦春等人序,另有修志名籍、凡例等,有圖。卷一為方輿圖、營建圖,卷二為沿革表,卷三為職官表,卷四為選舉表,卷五至卷十七為列傳,卷十八至卷二十五為輿地志,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為食貨志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為建置志
《(民國)新昌縣志》二十卷,金城修,陳畬等纂,民國八年(1919)鉛印本。書前有齊耀珊、張鼎銘、王廷揚、蔡元培、馮學書、沈爾昌、金城等人序言,后有修志姓名及凡例。卷一為輿圖,卷二為山川,卷三為田賦、戶口等,卷四為植物、動物、礦產(chǎn)等,卷五為學宮、學田、禮制等,卷六為氏族,卷七為大事記,卷八為職官表,卷九為選舉表,卷十為人
《(康熙)上虞縣志》二十卷首一卷,康熙十年(1671)刻本。書前有時任紹興府知府張三異序,上虞知縣鄭僑序,有修志姓氏及凡例等。卷一至卷四為輿地志,卷五至卷七為建置志,卷八、卷九為食貨志,卷十、十一為官師志,卷十二、十三為選舉志,卷十四至十八為人物志,卷十九為典籍志、古跡志,卷二十為叢林志、雜記志。卷前有圖!(康熙)上
古代方志影印匯編。本書匯編與四川省廣元市相關的地方舊志文獻,共收錄存世舊志十七種,其中,廣元縣相關舊志三種,昭化縣相關舊志三種,劍州、劍閣縣相關舊志三種,蒼溪縣相關舊志三種,青川縣相關舊志五種。所收文獻的時間范圍上自清康熙年間,下迄民國時期。此外,李祖恒《仇池國志》是研究青川地區(qū)歷史文化的重要文獻,亦附錄于書中。本書是
江蘇省蘇州市舊志整理。《康熙蘇州府志》凡八十二卷首一卷,清寧云鵬、盧騰龍等修,沈世奕、繆彤等纂。是志成于康熙二十三年。卷首為巡幸。正文分圖、古今沿革表、沿革、分野、祥異、疆域、形勝等目。其中,《古今沿革表》把蘇州和屬縣的分合廢置,羅列周詳,還把蘇州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分代系年記述,為蘇州方志的創(chuàng)新。此志雖存在一定的疏漏,
傅增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澄懷堂日記》詳細記錄了傅增淯二十多年間的生活經(jīng)歷和參與的社會活動,涉及了教育、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科技醫(yī)療等諸多方面,內容極為豐富。尤其是他與政、工、商、學和藝術各界人士廣為交往,且弟子眾多,其日記是研究清末民初社會政治、經(jīng)濟、教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有趣的是,日記中還出現(xiàn)了他與《惜分陰軒
一八五五部隊,又名北ZN防疫給水部,1938年建立于北平,是侵華日軍在中國建立的五支準備和實施細菌戰(zhàn)的特種部隊之一。本書共三冊收錄了一八五五部隊編成命令、建制機構、人員履歷、各支部分布情況,以及其從事的與細菌戰(zhàn)有關的檔案文獻。文獻來源為2005年至今的日本公開解密的文獻檔案(全部檔案已進入公共版權領域),另有一部分是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