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新時代家庭教育變革與發(fā)展的政策要求及現(xiàn)實需要,基于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緊密結(jié)合,精心選摘中國歷代家庭教育經(jīng)典名著80余部(篇),并借助每章六個欄目建構(gòu)的闡釋框架和理論張力,集中呈現(xiàn)這些家教經(jīng)典的核心要義。既探究理論,又關(guān)懷實踐,充分遵循讀者學習理路,對當前推動家庭教育的守正創(chuàng)新與高效實施,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任運昌,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二級教授、學校市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慶市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重慶市兒童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及重慶市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重慶市樂育教育研究會理事長、重慶市教育學會家庭和社區(qū)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兼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重慶市本科教學指導委員,西南大學碩導、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主要研究家庭教育、基礎教育、語文教育等,系重慶英才(教育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重慶市“突貢專家”、重慶市學術(shù)技術(shù)帶頭人,獨著學術(shù)專著先后三次獲得重慶市人民政府一等獎。
楊榮濤,西南大學教育學博士(在讀)、文學碩士,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樹人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A教育優(yōu)秀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獲得重慶市人民政府等省市級獎勵10余項,主研國家級、省部級教育科研課題多項。發(fā)表教育科研論文20余篇,主編《悅讀樹人·家校協(xié)同——找準成長的跑道》等教育專著深受同行專家和廣大師生家長好評。所教眾多學生升入國內(nèi)外多所世界名校,或在各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多次應邀為北京、天津、廣東、河南、山東等省市中小學骨干校長、特級教師和名師團隊做兒童家校共育、家長教育、教育管理及學科教學等領域?qū)n}學術(shù)分享。
1 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經(jīng)》要義
2 凡學之道———樂正克《學記》要義
3 君子之行———諸葛亮《誡子書》要義
4 人無志,非人也———嵇康《家誡》要義
5 雖不能爾,至心尚之———陶淵明《與子儼等疏》要義
6 人生在世,會當有業(yè)———顏之推《顏氏家訓》要義
7 崇善以廣德,則業(yè)泰身安———李世民《帝范》要義
8 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錢镠、錢文選《錢氏家訓》要義
9 夫愛之,當教之使成人———司馬光《家范》要義
10 學乃身之寶———汪洙《神童詩》要義
11 汝曹切勿墜家風———陸游《放翁家訓》要義
12 教人和家之要術(shù)———袁采《袁氏世范》要義
13 教之道,貴以!度纸(jīng)》要義
14 命由我作———袁了凡《了凡四訓》要義
15 讀書親賢———高攀龍《高氏家訓》要義
16 打掃光明一片地———吳麟征《家誡要言》要義
17 為善則流芳百世———程登吉《幼學瓊林》要義
18 教子要有義方———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要義
19 嚴以教之———蔣伊《蔣氏家訓》要義
20 人之居家立身———張英《聰訓齋語》要義
21 圣與賢,可馴致———李毓秀《弟子規(guī)》要義
22 世人各有本分———石成金《傳家寶全集》要義
23 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鄭板橋《鄭板橋家書》要義
24 父母愛子,無微不至———林則徐《林則徐家書》要義
25 當有正大光明氣象———《圍爐夜話》要義
26 惟以勤儉謙三字為主———曾國藩《曾國藩家書》要義
27 上以報國,下以振家———胡林翼《胡林翼家書》要義
28 務實學之君子———左宗棠《左宗棠家書》要義
29 為人第一須留心———林紓《林紓家書》要義
30 表里心身并治,不宜有偏———嚴復《嚴復家書》要義
31 天地間堂堂的一個人———梁啟超《梁啟超家書》要義
32 做成個好家庭的樣子———朱慶瀾《家庭教育》要義
33 覺醒的父母———魯迅《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要義
34 博愛存心,和光映面———陶行知《陶行知家書》要義
35 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謹慎———陳鶴琴《家庭教育》要義
36 學問第一,藝術(shù)第一,真理第一———傅雷《傅雷家書》要義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