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在古代作為南宋臨安城的一條主軸線街道,在現(xiàn)代又作為杭州上城區(qū)的中軸線,從古至今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宋韻文化大力開展的今天,南宋御街作為宋韻的傳承地和發(fā)揚地是理所應當。御街的歷史需要被發(fā)現(xiàn)、被記錄,御街上曾經(jīng)繁榮的南宋市民生活,也需要被展現(xiàn)!秷D說南宋御街》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分為四十四個章節(jié),詳細講述南宋御街的前
戰(zhàn)略管理專家馮唐S部從歷史講管理的成事之書!顿Y治通鑒》是馮唐成事學的核心和案例庫。馮唐40年多遍研讀、3年潛心梳理《資治通鑒》,將治人治世的上乘智慧,融合麥肯錫戰(zhàn)略思維,從成事角度深度解讀1300年歷史中的人性、謀略、興衰、處世,歸納成這部現(xiàn)代人讀得懂、用得上的實操指南!秳僬咝姆ā酚谩顿Y治通鑒·周紀》
《左傳》,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但近來學界認為此書為戰(zhàn)國時人所編!蹲髠鳌芬浴洞呵铩窞楸,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它的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
《親親科學圖書館:這就是中國(第二輯)》是阿卡狄亞童書館聯(lián)合美民文化歷經(jīng)四年精心打造,專為中國孩子創(chuàng)作的民族主題繪本,讓孩子們在淺顯易懂的故事語言和活潑有趣的場景式插畫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和精神內涵,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致力于傳播民族、民俗和民間文化的作者美民聯(lián)袂多位國內新銳插畫師,將各民族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中國史學會主持,幾乎當時所有國內著名歷史學家都參與編纂的一部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資料匯編。其編纂時間之長、動用人力物力財力之多、規(guī)模之大、涉及范圍之廣、作用影響之深遠,在中國近代史書籍編纂領域中是空前絕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學者所必須翻看、查閱之資料。本編《辛亥革命》卷,共8冊,約350萬字,初版
《春秋學研究》由同濟大學曾亦教授與復旦大學郭曉東教授主編,為國內首本以春秋學作為研究對象的輯刊,此為第二輯!洞呵飳W研究》(第二輯)共收文章17篇,分4個欄目:公羊發(fā)微類6篇,三傳通論類5篇,春秋學史類2篇,書評1篇。共27萬字。此輯所收文章分布均勻,《左傳》《公羊》《榖梁》皆有專論,漢人、宋人、清人春秋學著作皆有涉及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有宋一代,文人氣象尤烈,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均達到了靠前的高度。本書聚焦于宋朝的文化、思想、藝術、宗教等領域,介紹了這些領域的發(fā)展特點以及其中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向讀者展示了宋朝的人文魅力,描繪出生動的宋朝文化世界。全書主要內容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宋朝的思想,包括
建德歷史悠久,自三國黃武四年(225)建縣至今近1800年,全市現(xiàn)有建制村229個、社區(qū)27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所形成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村落文化,是建德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一個村一個故事的形式,將流傳于民間百姓、歷史文獻記載的歷史掌故、風土人情、收集編為一書,通過對這種文化在新時代的發(fā)掘和傳承,起到頌揚先賢、
本書編寫組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以及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等重要講話精神,組織編寫了這本關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學習用本。書中精選的先賢名言、經(jīng)典名句體現(xiàn)了古人治國理政的智慧;書中還插入了32張中央黨校的校園風景,包括學校重要的學習場所、富含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古建、名家學者題字等。
本書分為11章,內容包括:勿忘國恥以史為鑒(代序)、關于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的歷史背景、關于九一八事變概況、關于九一八事變與不抵抗主義政策問題、關于九一八事變前后中國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行動、關于九一八事變后國聯(lián)的調解活動以及歷史教訓、關于世界各國對九一八事變的態(tài)度、關于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抗戰(zhàn)第一槍”問題研究的基本視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