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漢川縣志》,(清)魏金榜纂修,清康熙八年刻本。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分目五十四。此志綱舉目張,條分縷析,例分為確,事簡而賅,雖不出前人范圍,但討論潤色較佳,尚稱善本!(光緒)漢川圖記征實》,二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清)田宗漢纂。全書條理明晰,綱為星野、輿地、建置、祠祀、典禮、學校、食貨、水利、秩官、名宦、選
本書主要記述本村村民家庭人員的信息和家庭發(fā)生的大事。
本書將黃濬所編《鄴中片羽》(初集,1935年;二集,1937年;三集,1942年)、《尊古齋所見吉金圖》(四卷,1936年)、《衡齋金石識小錄》(二卷,1935年)、《古玉圖錄初集》(四卷,1939年)、《衡齋藏見古玉圖》(二卷,1935年)、《尊古齋陶佛留真》(二卷,1937年)等書合輯出版。諸書內(nèi)容收羅宏富,有民國
本書共六章,內(nèi)容包括:長城的生命和審美、長城地位確立于爭霸和兼并戰(zhàn)爭、秦漢長城的成本與收益、建長城不是漢民族的專利、明清時期長城建設與恢復秩序、長城與各民族間的碰撞與融合。
本書共十章,內(nèi)容包括:歷史源流、皇家御苑、王公府園、私家宅園、寺觀園林、會館園林、公共風景區(qū)、造園意匠、文化探源、綜論。
《元大都》是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編著的定都北京系列專輯之一。本書分分為“帝國崛起、橫跨亞歐——蒙古國的崛起與攻占金中都”“兩都對峙、農(nóng)牧并行——忽必烈的政績與兩都之制的確立”“一代帝都、恢弘壯麗——元大都的規(guī)劃與建設”“商品薈萃、都市繁榮——繁榮的城市經(jīng)濟”“宏文興教、窺天勘地——發(fā)達的教育科技”“翰墨文彩、戲文傳揚——精
本書共八章,內(nèi)容包括:中國大運河始終是朝著首都修建,北京地理特點及隋以前運河建設,金代中都至通州運河初步開發(fā),元代大都運河及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明清北京大運河的重建與終結(jié),新中國北京地區(qū)的河道保護與治理,北京大運河建設特點與成就,運河管理與制度。
本書共八章,內(nèi)容包括:京西屏障——西山的位置、范圍及與北京的空間關系;都城所依——西山功能的演變與北京城的歷史關系;文化大觀——西山文化的類型、特征與北京的文化關系;大河由來——永定河的形成、流域及名稱的演變;大都血脈——永定河與北京城的關系等。
本書共五章:物換星移、煌煌大城、市井民情、眼底風物、文脈所系。內(nèi)容包括:古都源流、劃野分州、國都之門、如是京腔、山水園林等。
本書共九章,內(nèi)容包括:名城千古耀中華——北京的城市變遷;宮殿宏偉帝王家——北京的宮殿建筑;街巷縱橫穿院落——北京的城垣與坊市街道;壇廟莊嚴陵寢肅——北京的壇廟與陵寢;園林秀美靈氣聚——北京的園林風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