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按作品產(chǎn)生時代和目前通行的教學計劃,精選先秦至晚清各個歷史時期古代文學遺留下來的詩詞曲、散文、戲曲、小說等各種文體的名篇佳作。每類之下,則按作家作品的時代先后排列。同一作家的作品,一般按創(chuàng)作年代先后排列,創(chuàng)作年代不詳者依原書編次排列。本教材增加了作者“總評”和作品“評析”兩項!翱傇u”主要摘引歷代有關作者藝術風格、
本教材將近代文學置于中國近代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進行考察,比較全面地展示了中國近代文學的歷史風貌,對中國近代文學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基本特點作了系統(tǒng)闡述,有利于學習者掌握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各種文學樣式發(fā)展演變的基本情況,將中國近代文學史與近代社會歷史文化結合起來學習,理解各種文體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及近代這一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
曾經(jīng),有一個瑟縮的生命,在梅里雪山雪崩后的陡坡上匍匐著攀爬,在尼汝冰原上患了雪盲卻熱淚盈眶,在塔克拉瑪干的沙漠里被嚇得魂飛魄散,在年保玉則神山的深處枕著藍色月光入眠。他與世外桃源里的人們在星空下慶;槎Y,與雪山中精靈般的小女孩漫山遍野地奔跑;他在體力完全透支的一刻躺在冰川旁等死,在云海之上像仙人一般抱著筆記本工作掙錢;
《波希米亞香港》主要是對香港亞文化現(xiàn)象的描摹,是一個70后作家貼近描寫波希文藝范兒的眾生相,以文學、音樂與詩歌去貫通。廖偉棠在親身感悟過其中的生活后,以一貫銳利沉郁的眼睛,拍下了香港此時彼刻的文化景象。讀畢此書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是文學,是音樂,是劇場,是抗爭,以及當中的情愫等等,刻畫出一個城市深刻的輪廓。
這是一個70后作家用多種方式記錄的在路上的青春,散文濃釅、想象縱橫開闔;詩歌詭美、曲折,具強烈音樂性;攝影神秘、風格奇異。作者足跡踏遍大陸香港臺灣三地以及歐美重要的文化城市,對青年文化深有體會,折射于詩文中,流露出意氣風發(fā)又特立獨行的氣質(zhì),文字和圖像也呼應這種不羈,風格自由流動,內(nèi)容都關乎現(xiàn)實與內(nèi)心中的旅程。《衣錦夜行
《中國科學院敘事:鄭千里新聞通訊選(2008-2010)》暫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敘事――鄭千里新聞通訊選》,擬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長題寫書名、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寫序!吨袊茖W院敘事:鄭千里新聞通訊選(2008-2010)》初步收集了鄭千里本人2008年6月-2010年6月兩年多時間里,在科學時報所發(fā)表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