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愿意自己的準則變?yōu)槠毡橐?guī)律,否則你不應行動。這是康德倫理學的基石,也是他號召人們普遍遵守的“絕對命令”。這也是人類的意志規(guī)律、自由規(guī)律、道德規(guī)律。正確認識和運用道德規(guī)律是人類的責任,也是明辨善惡的尺度。理性的人能為自己立法,因此,不論是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把自己和他人當作工具,而應該永遠將自身看作目的。由此,也產生了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成果,已結項,評價為良好。此書首先以《本事詩》為中心,全面考察《本事詩》的作者、版本等情況,深入解析《本事詩序》,分析《本事詩》的內容和結構,確定其詩學性質,提煉其詩學觀點和理論內涵。其次,對本事詩學的核心概念——本事解詩的批評方法進行研究。一方面,以更加宏觀的視野敘述本事批評的發(fā)展過程,另一
人構建符號的宇宙:卡西爾《人論》導讀(潘知常西方)
自由的時間之維: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導讀(潘知常西方)
本書精選了最近30年西方哲學踐行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文獻,以及部分先驅者的論文。哲學踐行是20世紀西方興起的哲學應用活動,它旨在將哲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哲學踐行漸漸地成為一個哲學型態(tài),它是哲學的應用型態(tài),哲學踐行的核心是踐行而非形成哲學理論,哲學踐行需要進行理論研究,以促進相關踐行問題的探索。這些論文的作者包括美國
本書聚焦于阿奎那的經典篇章,使其經典理論遺產再次進入當代大眾視野。 托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是一中世紀最重要的經院哲學家,也是使古代智慧與現代社會得以傳承的重要人物。這本導讀考慮了規(guī)律性和偶然性在自然界、思想和物質、自由和道德義務、法律和社會、苦難和邪惡、希望和絕望中的作用等人類亙古不變的問題,本
本書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讀者介紹、展現并對比了五種核心質性研究和資料分析的方法:扎根理論、現象學心理學、敘事研究、話語分析和直覺探詢。 五種研究方法的領軍學者們共同分析了一個案例,案例主角“特蕾莎”曾是一名才華橫溢的歌唱者,得了甲狀腺癌,失去了嗓音,被迫改變了職業(yè)軌跡。作者們生動細致地展示了不同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過程;
心理學是什么?心理學有什么用?普通大眾不了解,即便有一定知識水平和修養(yǎng)的人,掌握各種專業(yè)知識的人,只要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心理學,都會對這個問題存在疑問和誤解。作者不想用艱深晦澀的語言來長篇大論學術概念,而是想用每個人都能理解的詞匯,告訴大家什么是心理學。作者選取了41個話題,它們可能是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網絡熱點,也可能是
我們每個人有時都會感到壓力和焦慮,例如為考試而學習,在眾多人面前進行演講,以及人際關系等。但是太多的焦慮會成為阻礙。這本書可以幫助孩子識別壓力和焦慮,理解為什么它只是我們稱之為生活的一部分,并為你提供重新找到內心平靜的方法和工具,接受新的和令人興奮的事情、重獲自信和快樂。當你的憂慮和焦慮來臨時,這本書將幫助你變得更勇敢
本書共三章,主要內容包括:進取人生應具備的十種能力、培養(yǎng)十種能力的習慣、進取人生故事。介紹了成為一個進取的人應該具備和學習的必要事物,并配有大量的故事以便理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