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承擔的教育部人文課題的結項成果。作者以感通為主線,借鑒西方哲學尤其是現象學,從本體論、認識論、境界論和方法論等不同層面重新闡發(fā)儒家仁道,提出了感通本體、感通成象、感通生境等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視角。相關哲理的重構不僅接取了現當代學者的思想嘗試,還借助西方哲學的問題意識推進其思考,與此同時,又返回儒家思想傳統(tǒng),通過對話
本書重點講解邏輯作為認識和表述世界的準繩,有讓生活免于混亂和盲目的重要價值,而殷海光教授則以獨創(chuàng)對話體,使初學者免于枯燥和不得門徑之苦,輕松掌握邏輯知識,并活用于生活,獲得美好清醒的人生。
本書共有4章,第一章主要是介紹催眠技術,第二章介紹音聲療愈技術,第三章是催眠與音聲療愈相結合的實踐,第四章提出了對音聲療愈催眠師的要求。全書在整體介紹臨床催眠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用于療愈的音樂、音聲技術,發(fā)展出一套獨特的“音聲療愈催眠技術”,以更全面有效又相對易于掌握和運用的技術療愈來訪者。將音樂與催眠結合并更好地
本書是國內一批從事老莊學研究的學者所撰寫的論文結集出版,內容有關《老子》《莊子》文本的考證,老莊思想的闡釋,海外老學、莊學的研究等多個方面,書稿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本書稿匯集了劉玲、劉韶軍、涂立賢等著名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聶新等年輕博士的論文,其出版(包括后續(xù)著作)對推進老莊學和道家文化的研究,進一步提升華中師范大
本書主要講述了因明學的產生和發(fā)展,闡釋了小因明學、中因明學和大因明學,對鏡和有鏡以及心類學和因類學等因明學入門知識。本書用通俗的語言,循序漸進地引導初學者了解因明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和獨特的語言魅力,為初學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因明學基礎知識、掌握其思辨規(guī)律提供了便捷渠道。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本書從依止善知識及思維暇滿人生之入道前行開始,至念死無常、思惡趣苦、思維業(yè)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經小乘之四諦(中士道),依次第直達大乘菩提心與止觀(上士道)。有助于樹立從初入道依止善知識起直至最終成道有關整個菩提道的正知正見,打好實修基礎;亦可將平日零散所學
本書論述了古往今來河源客家婦女的發(fā)展歷程、歷史貢獻及其社會背景,闡釋了河源客家婦女傳統(tǒng)美德以愛國愛鄉(xiāng)、勤儉耐勞、尊老孝親、崇文重教、愛崗敬業(yè)、開拓進取等為主要內容的精神特質,并擷取了客家婦女的優(yōu)秀人物事跡。
漫談中華虎文化
博弈心理學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周易上經第一;周易下經第二;周易彖上傳第一;周易彖下傳第二;周易象上傳第三;周易象下傳第四;周易繁辭上傳第五;周易繁辭下傳第六;周易文言傳第七;周易說卦傳第八;周易序卦傳第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