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藏》系統(tǒng)闡釋了文化和品行方面的準則和修習方法,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本要求。本書涉及到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價值。
本書為“一帶一路”國家《論語》譯介工程中外文對照本《論語》系列之一。本工程由中國孔子基金會與青島出版集團合作實施。本書的推出,旨在通過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走出國門,為外國友人學習儒家經(jīng)典、了解中華文化提供幫助;方便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誦讀和研習《論語》,搭建“民相知、民相親”的橋梁,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
本書是國際友人魏特琳女士的傳記。全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按照史書的一般寫法,以人物為主體,事件為線索,故事為載體,將魏特琳以“一位來自美國的女中校長”“情傾金女大”“在日機轟炸之下”“日軍進了南京城后”“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愛心與期待”“噩耗傳到中國”“遲到的記憶”八章敘述出來。讓世人永遠銘記其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所做出
本書稿根據(jù)哈爾濱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2002年6月第3次印刷本翻譯。本書稿是一部小說,講述了美西戰(zhàn)爭期間,美國總統(tǒng)急需一名合適的特使把一封信交給加西亞將軍,而安德魯·羅文歷經(jīng)艱辛,終于完成了任務。該故事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yè)、服從和榮譽的
本書作者為牛津大學博士查特菲爾德。本書為讀者介紹如何通過發(fā)展和磨練自身的技能來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際研究案例,揭示了如何建立一個可靠的論點如何清楚地表達你的觀點如何評估證據(jù)并識別錯誤、如何在龐大的數(shù)字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以及如何培養(yǎng)批判性寫作能力等等。
本書已于2014年8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合同已到期。此次為修訂后再版。書稿分為七大部分,包含180多個問題,以問答的形式,從不同層面、由淺入深地介紹了藏傳佛教的基本見解和修行,例如如何從藏傳佛教的角度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等。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回答了關于藏傳佛教的疑問,回答問題時所使用的推理、辨析、講解的方法和模式均來
本書從心理學的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特征談起,既肯定了當前心理學實證主義研究的方法,又注意到心理科學的研究成果在應用領域需要它的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即解釋學的方法。在回顧了各種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方法的詮釋學特征、詮釋學的理論發(fā)展之后,本書結(jié)合詮釋學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心理學理論和實踐領域,心理詮釋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可能性,初
《玄奘全集》由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漢文大藏經(jīng)研究院院長韓欣點校整理,全集共53冊,約1900萬字,縱觀歷史,“三藏法師”玄奘堪稱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的杰出代表。玄奘的西行,不僅加強了東西方的陸路聯(lián)系,促進了絲綢之路上的多元文明的相互了解和融通,而且將大量佛教經(jīng)典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宗教文化。《玄奘全集》由廣西
本書精選出的佛陀語錄,每個章節(jié)短者二十余字,長者不過百余字,內(nèi)容微言大義,包含了佛道的綱領,是了解佛學的概要之書。現(xiàn)存《四十二章經(jīng)》主要有三個重要版本:《高麗藏》本、宋真宗注本、宋守遂注本。宋守遂注本流傳最廣,該選題以其作為注譯底本。此外,本書將《高麗藏》本和宋真宗注本兩個版本的《四十二章經(jīng)》放在附錄中,以便讀者相互參
本書是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應事的格言集,作者糅合儒家的中庸與安貧樂道、道家的無為與重生輕物、釋家的出世與空寂幻滅等思想觀念,融入自身的體驗與感悟,同時又反映時代的發(fā)展潮流、迎合民眾的審美需要,把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推廣為民眾的生活準則,向人們提供了一套修身養(yǎng)性、涉世待人的經(jīng)驗和方法。其行文亦駢亦散,融經(jīng)鑄史,兼采